英文童話范文

時間:2023-03-13 21:33: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英文童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英文童話

篇1

攝影與繪畫同屬于視覺藝術范疇,兩者在藝術表現形式上有著共通之處,二者都屬于平面藝術表現形式,將三維甚至運動的事物,通過藝術的構思和表現手法將他們在某一時刻定格,然后展現給觀眾。只是攝影和繪畫在將三維的現實事物進行二維的藝術轉換方面有著不同的方式而已。繪畫分為寫實和寫意兩個方向,寫實的繪畫與攝影藝術有著較大的關聯性,都是將某一時刻人所看到的視覺現象盡量地還原出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還原現實;而寫意的繪畫藝術更多的是突出現實所暗含的意境之美。從表面看來這和攝影的意圖相去甚遠,但是現代攝影創意卻試圖將攝影藝術與寫意繪畫聯系在一起,讓攝影不僅能夠記錄現實,同時還能夠利用特殊的藝術構思和藝術手段,表達生命的意趣之美,為攝影藝術開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由于中國繪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的攝影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借鑒和運用了中國畫的意境。因此,在中國攝影史上,許多攝影人在創作中,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中國繪畫的表現手法來表達強烈的主觀情感和特有的意境。中國的集錦攝影和影畫合璧就是以攝影的形式表現中國畫的形象和意境,而且這是中國特有的,有著獨特的魅力。中國攝影師之所以借鑒中國畫藝術,是因為中國畫藝術的特殊意境美,這種意境美蘊含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哲學思想。

在不同派別和風格的中國畫中,被借鑒得最多的就是山水畫,而且寫意山水無論從表現形式還是從內容方面都跟攝影有著內在的共通之處。例如山水畫大都意境恢宏,山巒重疊,樹木蒼翠而古樸,人物與蒼茫的大山大水形成鮮明的對比。而且每一幅山水畫都給人不同的感覺,這種蒼古高華之中所蘊含的哲思和意趣,正是中國山水畫的獨特之處。另外山水畫一般采用黑、白、灰來表現山水的色調,簡單的黑、白、灰就能夠營造出千變萬化的意境,同時還能夠彰顯山水的凝重和渾厚,這與攝影當中的黑白片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中國人對山水情有獨鐘,詩歌以及畫作中對山水的描寫最多。中國山水畫在技法上高超,而且色彩的層次豐富,大量運用協調和暈染的技巧,對于色調的冷暖、濃淡以及厚薄、交錯的關系能夠給予很好的處理。中國山水畫的細節豐富,不僅是對山水本身的模仿和描繪,更重要的是畫中的意境超出了純粹的自然美,這給攝影技術的突破帶來了很大的啟迪。

二、以郎靜山作品為例分析

郎靜山開創了中國畫意攝影的先河,他的攝影作品在國內外都引起了強烈的轟動,他的集錦攝影以及影畫合璧已經成為了現代中國攝影的一個重要流派。《湖山攬勝》是郎靜山個人較為得意的一幅攝影作品,第一眼看到這個作品的時候我們會覺得這不是攝影作品而是一幅國畫,但是它的確是一張照片。這讓人不得不感慨中國攝影師的技術和對中國畫在攝影技術上的創新。這張作品采用了中國畫的構圖方式,畫面的重點放在了山水上面,畫面的右側一點,老翁在眺望遠處的山巒霧靄只是畫面中的點綴。在近景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奇石、松鼠,與畫面遠處的村落、湖邊的倒影形成一種對比。這張作品體現出了中國畫的意境,人類在自然界中永遠是渺小的,這也是受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影響的結果。

三、傳統文化背景下攝影的未來前景

現代攝影已經不再拘泥于利用鏡頭語言對現實進行忠實的記錄,而是將攝影家的創意思想加入攝影藝術當中。中國傳統文化一直被現代的視覺藝術作為設計之中的特色元素,以展示中國的民族文化風格。例如,現代攝影當中有一些將中國的京劇元素進行攝影化處理,并且利用中國國畫的用色和意境,在一張照片當中融入了京劇元素、國畫的構圖以及中國的書法,用攝影的技法把這些元素糅合以表達自己的意圖。在對近代人類文明的記錄上,攝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現代攝影在記錄歷史的基礎上,也在視覺藝術的道路上有了更大的發展。現代社會人類審美意識的提升,促使現代藝術開始走上將各種文化加以融合的道路,藝術本身就是相通的。因此攝影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上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與中國畫的融合可謂走在了中國現代藝術的前列。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攝影藝術融合創造不同的表達形式,是將來攝影發展和傳播傳統文化的一條新渠道。二者的相互促進和相互影響,也能使中國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中國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文明的文化大國,悠久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文化瑰寶。就中國的傳統文化而言,傳統音樂、民族戲曲、國畫、對聯藝術等都是其中的精華。

篇2

我國是最早制造陶瓷器的國家之一。距今約一萬年前,中國進入新石器時代。當時由于生活的需要,陶器被發明出來,而瓷器在我國文化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也是我國非常偉大的一項發明。我國優秀的陶瓷文物在世界各地被展示,唐宋以來,外國將我國的陶瓷器視為珍寶,稱中國為陶瓷之國,而英文單詞“china”就有“中國”和“陶瓷”兩個意義。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對陶瓷器藝術信息的接觸越來越多,對藝術的了解也越來越多。設計師要想在自己的設計中融入民族文化,就要認真地了解并擁有文化傳統,但是文化不是一種普通的日常行為,而是一種從物質層面上升為精神層面的反映。幾千年以來,我國的陶瓷文化一直是中國文化重要的載體,能體現出我國的時代面貌和文化內涵,具有物質與精神的雙重作用,是人類文明的藝術傳承。很多陶瓷產品設計中都能見到中國傳統文化,如,紐約設計師設計的“HUG擁抱”胡椒瓶就采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設計中的兩個人形小瓶相對放置時會扣在一起,形成擁抱的形象,當兩個小人“擁抱”起來時,從瓶子頂部看下去,兩個小人的手臂和頭就會組成魚形圖案,很像中國文化中的太極圖,黑白兩色代表了陰陽兩極。這個胡椒瓶設計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傳達了一種萬物調和的理念。在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飲食器具陶鬲被生產出來。陶鬲外形像鼎,但是三足內空,使得受熱面積更大,受熱更均勻,而陶鬲上的粗繩紋也具有增加受熱面積的作用,并且能起到裝飾作用。現代很多花瓶的設計會模仿陶鬲的造型,并加以簡化,既融入中國傳統陶瓷文化的特點,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如,丹麥設計師LinUtzon曾設計了模仿我國古代陶鬲造型的花瓶。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不論在歷史的哪個時期都留下了精美的著作,形成了豐富的藝術寶庫,也給當代陶瓷設計師提供了非常多的設計素材。所以,設計師在進行陶瓷設計時可以汲取我國的傳統文化,并加以創新,使產品既能符合大眾的審美觀,又能適應市場的消費需求。

二、避免在陶瓷設計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誤解

在進行陶瓷設計時,一些設計師會對在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誤解。中國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之一,但是中國元素不是一種狹隘的宣揚民族主義的旗號,一些陶瓷設計者在設計時會廣泛地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提煉,但是實際上可能并不清楚這些紋樣、圖案、造型代表什么意思。如,提到中國元素,很多人會想到龍,有的設計者不論在什么陶瓷器設計中都會添加龍的圖案,但是其往往并不清楚在這樣一個陶瓷器中使用龍的圖案或者造型到底表達了什么含義。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國元素的價值是需要深層次挖掘的,這樣才能創造出更多的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因此,陶瓷設計者在加入傳統文化元素時要清楚到底什么是具有傳統文化內涵的元素,這些傳統文化符號代表的意思和文化精神應該如何應用。如,一味將古代的造型、裝飾、材質等單純地復制、移用,就不是真正的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設計者應該先吸收、消化,再進行創造,這樣才能設計出既能符合現代審美觀,又能傳承傳統藝術文化的優秀作品。

三、結語

篇3

買方: 賣方:

Buyer:Seller:

地址: 地址:

Address: Address:

電話:電話:

Tel: Tel:

傳真:傳真:

Fax: Fax:

電子郵件:電子郵件:

E-mail: E-mail:

本合同由買賣雙方訂立,根據本合同規定的條款,買方同意購買、賣方同意出售下述商品:

This Contract is made and entered into by and between the Buyer and the Seller;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ontract, the Buyer agrees to buy and the Seller agrees to sell the following commodity:

1 商品名稱

1 Commodity

產地:

Origin:

生產年度:

Crop year:

類別: (細絨棉 ,長絨棉)

Category: _________ (upland cotton, long-staple cotton)

加工方式: ÿ鋸齒棉 ÿ皮輥棉

Ginning: ÿ saw ginned ÿ roller ginned

2 規格/質量

2 Specifications/Quality

級別: ÿ USDA通用棉花標準

Grade: ÿ USDA Universal Cotton Standards

ÿ 憑小樣(小樣型號)

ÿ  by type:

長度: (英寸,毫米)

Staple Length: (inch/mm)

馬克隆值: NCL

Micronaire: NCL

斷裂比強度值: 最小值 克/特克斯,平均值 克/特克斯以上

Strength: minimum grams/tex,

average above grams/tex

3 數量

3 Quantity

凈重: (噸,磅,包)

Net Weight: (ton/pound/bale)

溢短裝率:  %(默認值為1.5%) ÿ 不允許多裝

Weight Tolerance Ratio  %( If not specified here, 1.5% will be applied)

ÿ Excess not allowed

噸與磅的換算公式: 1噸=2204.62磅

Conversion between ton and pound: 1 ton=2204.62 pounds

4價格

4 Price

單價: (美分/磅,人民幣元/噸)

Unit Price: (USC(cent)/pound or RMB(Yuan)/ton)

價格條件: (CIF,CFR, FOB,其它)

Terms: (CIF, CFR, FOB or others)

總價: (美元,人民幣元)

Total Value: (USD/RMB)

5付款方式 ÿ 信用證 ÿ 憑單托收 ÿ 其它

5 Payment Terms ÿ Letter of Credit ÿ D/P ÿ Others

6重量、質量檢驗:CIQ檢驗證書為結算和索賠的依據

6 Weight and Quality Inspection: CIQ Inspection Certificate shall be the basis for settlement and compensation

7裝運/交貨日期:從­­­——(年月日)到——(年月日),或按月等量裝運/交貨(每月數量) (噸,磅,包)

7 Shipment / Delivery: shipment /delivery from­­­­_________(mm/dd/yy) to_______(mm/dd/yy)

Or equal monthly shipment/delivery as follows: ___________( ton, pound, bale)

8目的地:

8 Destination:

9一般條款

9 General Terms

一般條款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該條款中任何一款的修改和刪除應在備注中注明。

The General Terms shall constitut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ontract. Amendment to or deletion of any general terms shall be specified in the Remarks.

10 仲裁:凡因本合同引起的或與本合同有關的任何爭議,雙方同意提交: (ÿ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CIETAC];ÿ 國際棉花協會[ICA]; ÿ 其它仲裁機構),按照申請仲裁時該仲裁機構現行有效的仲裁規則進行仲裁。

10 Arbitration: Any dispute arising from or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ontract shall be referred to ( ÿ CIETAC ,ÿICA ,ÿ OTHERS )for arbitr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its arbitration rules effective at the time of application.

11 本合同采用書面形式,由買賣雙方授權代表簽字。雙方在合同簽訂日之前以其它書面通訊方式,如信函、電報、傳真或電子郵件形式達成的成交內容,須由本合同確認。

11 This Contract shall be made in written form and signed by the authorized representatives of the parties. The signed or stamped contract shall verify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ontract previously agreed to at an earlier date in other written communications including mail, telegraph, fax, or e-mail.

12 備注

12 Remarks

買方簽字: 賣方簽字:

篇4

通話系統在新聞直播系統中雖然只是起著輔的作用,但是,它的運行質量的高低卻關乎整個直播效果和質量。因此,我們可以說,新聞直播離開了通話系統就很難正常進行,或者說就無法進行。但是,縱觀我國新聞直播系統中通話系統,就會發現還存在設計單一,設計協調性不強等問題。在此,筆者通過研究通話系統在整個新聞直播系統中的重要作用,通話系統的最終設計構思宗旨,通話系統的基礎設備等各方面,從而展開論述,為新聞節目的生產提供一些通話系統中的指導意義。

1 通話系統在新聞直播系統中的作用

通話系統作為新聞直播系統中的重要的輔工具,起著協調在整個直播系統中參與直播的所有工種[1]。因為,在新聞直播的整個過程中,主持人只需要佩戴著耳機,而他的語音通過話筒傳到了調音臺,再通過調音臺的輔作用將語音送到通話的主臺,從而完成一個雙向通話的過程。由此可見,通話系統對整個直播系統都極其重要。為了方便工作人員統一調度,在新聞直播時,導播需要和站在主臺的主持人進行通話,然后借助其他工種的相互配合作用完成新聞直播。由日常新聞直播(比如晚上19點的《新聞聯播》和早上的《朝聞天下》)和大型活動直播(比如奧運會直播、亞運會直播等)。而日常新聞直播指的是直接將的播音員和所錄制的短片二者直接進行串接,最后直接呈現給觀眾,它沒有經過事先的錄制裁剪。因此,它只是按照節目策劃人事先策劃好的節目流程進行,期間只需要各個工種之間相互協調配合好即可。而大型活動直播則是在日常直播的前提上添加了主持人這個角色以及多路的臺外信息回饋的信號源。因此它的通話系統除了滿足日常直播所需的通話系統外,還需要增加一些與臺外信號源接觸的通話功能。由此可見,后者比前者要求就更高,因此各個系統之間的配合度也相應要求的高一些。

2 通話系統參與新聞直播系統時的設計構思

我們在了解了通話系統對新聞直播系統的整體作用以及它的原理之后,現在我們就把新聞直播系統作為典型的例子,對其進行整體的設計構思。新聞直播系統一般是全數字化的系統,基于節目播出模式的需要,我們可以進行大膽構思,將整個通話系統里所參與的演播室設計成相對獨立的演播室進行通話,他們彼此之間互不干擾。但是,一旦出現大型節目直播,可以將其中的一個演播室作為主級聯播出,將它的導演臺通話盒與參與系統中的所有需要通話的工種進行連接即可。根據需要,參與不同模式中的通話系統其設計規劃是不同的,其中在我們面對相對單一、獨立的演播室時,它的通話系統是根據自己所參與的新聞直播系統中所需要完成的功能來設計框架的。此時,我們必須明確其所在系統中的通話矩陣的大小,參與通訊系統所需設備的數量,通話的形式是有線還是無線以及最終所需要的措施,這些都需要我們認真設計構思。其中在構思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通話系統與音頻系統之間的連接方式[2]。我們只有考慮到這些再去進行通話系統的設計構思,才能設計出與新聞直播系統相匹配的通話系統,才能提高新聞直播系統在進行直播時的直播質量。

3 與通話系統相關的一些基礎硬件設施

一個完整的通話系統所需的硬件設備主要由矩陣和外圍設備兩部分構成。其中,矩陣中的每一個借口都與相對應的通話設備相連接。而最通常的辦法就是將通話盒置放在將要通話的位置,然后在矩陣中用一根電纜線連接。矩陣中包括了以平衡方式為主的輸入輸出音頻和一根控制數據線[3]。因為這根控制數據線的存在,使得通話盒不光可以完成通話這個操作,它還可以與矩陣兩者之間實現雙向控制這個功能。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這個通話盒上的鍵盤完成相應的編程操作、信號測試以及電話撥號等多項功能的操作。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我們就不能安置通話盒,這時,就需要我們另想其他措施,比如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外圍設備,比如TELEX等外圍設備。新聞直播系統中所涉及的與通話系統相關的一些基礎設施主要可以分矩陣、通話盒以及面對一些特殊情況下通話問題的解決措施。考慮到這些倘若在直播過程中發生意外,我們也可以從容應對。

3.1 矩陣的性能作用

我們通常所說的新聞直播系統中通話系統中的矩陣主要指ADAM-CS矩陣,它是一種高級的數字化音頻矩陣,使用的是16bit的采樣和44.1kHz的頻率,具有可以進行全面的數字化處理、混合以及切換程序,調節輸入、輸出的電平及交叉點,在不適用任何配置卡的情況下可以直接連接4線,使用的是雙主控板和雙電源等等許多優點,因為允許多個ADAM矩陣相連的母線擴充器,使得矩陣之間的距離可達300多米的遠。

3.2 通話盒

新聞直播系統中通話系統中的通話盒主要指的是KP-32通話盒,它最大的優點是自身帶有32個按鍵,而可用于講話多和聆聽的按鍵則多達30個,剩下的一個可以用于切換耳麥和鵝頸話筒,另一個則可以實現呼叫等待的響應和清除。

除了以上兩個主要的硬件設備外,我們還需要準備一些強有力的外圍設備來處理演播室與攝像機、演播室與流動導演、播音員、異地等各種通話問題。

4 與通話系統相關的軟件設備及功能

新聞直播系統中的通話系統主要使用的是TELEX通話系統軟件,其主要是因為簡潔清楚的軟件界面和比較齊全的軟件功能,并且給用戶提供了多種選擇的細節設置。同時,它還具有可以將矩形陣連接到電腦上的RS323線,使得連接后的矩陣原本擁有的程序可以自動上載到電腦上;支持一些簡單程序的在線修改和下傳程序以及整體軟件程序的下傳的修改;擁有為用戶提供多種控制方式的控制功能等等無法超越的特點。這些特點使得新聞直播系統中通話系統擁有了點到點、合用線、特殊菜單(集團呼叫)、中斷返送、交叉點狀態以及隔離、啞音、增益等多項主要功能。這些各種各樣的通話功能可以遵照不同時段對節目的不同要求來處理通話系統,按照直播時間的需要自動切換相應的通話軟件。

篇5

【關鍵詞】英語 教研共同體 文化

背景描述:

我校始終本著“課題引領促發展、團結協作共提高”的辦學理念,申報了蘇州市規劃辦“十二五”重點課題,學校重點推進了“英語教研共同體”隊伍的建設,并進行了微型課題引領下農村小學英語教研共同體的建設。逐漸形成了“微主題研討、微教案研討、微課例研討、專家引領式研討”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營造英語教研共同體的學校文化,對于促進微型課題引領下農村小學英語教研共同體的研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文化是指人類在與自然和社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創造的物質產品以及精神產品的總和。校園文化是在校園內,以教師、學生為主體,創造的包括學校物質基礎、學校行為和學校精神在內的物質、精神存在的總和,具有激勵、凝聚、熏陶、擴散與輻射的功能。因此,重視教研共同體的學校文化建設是落實教研共同體制度的關鍵之一。

一、創設英語教研共同體的對話和競爭文化

1.對話文化。開展英語教研共同體就需要創設教師之間互相幫助、互相交流協作的學校文化。學校不僅是學生成長的場所,還是教師不斷學習和提高的學習型組織。教研共同體就是教師與新課程的對話、教師與自身的對話、教師與教師的對話、教師與學生的對話,是一種“對話文化”。這種對話的本質是一種“共享”,互相共享知識、共享經驗、共享智慧。

每個學期末我們可以鼓勵英語教師將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寫下來,投到專門的問題信箱,然后由教研組長專門負責收集統計,歸納出一些共性的問題,在英語教研共同體活動的時候,一起來進行研究和討論,進而確立下個學期要開展的微型課題,讓教師利用假期撰寫微型課題的研究方案,便于下個學期微型課題能夠順利及時地開展。每個微型課題的產生都是我們教師之間的平等對話,這些都是教師需要及時解決的問題,這樣的微型課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完全符合目標性原則和需求性原則,教師們為了共同解決這一問題,共同進行研究和探討,在研究的^程中,英語教師們的課題研究能力必定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2.競爭文化。競爭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它具有強大的動力和助推功能。競爭的氛圍使每個教師不甘落后,通過競爭,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想象力就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術和潛能也得到了全面、充分地發揮,從而全面提高整個學校的競爭能力。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經常會提到要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其實不但我們的學生要有競爭意識,我們的教師亦是如此。特別是現在實行績效工資以來,有些學校為了和諧,教師做多做少,做好做壞,工資拿得差不多。這樣一來就在無形中打消了一部分教師的積極性,所以在這樣的形勢之下,學校為教師創設競爭文化,提高教師之間的競爭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每學期我們要將教師的教學成果進行展示,展示的教學成果包括:所任班級學生的教學成績;所任班級學生英語方面的獲獎情況;每學期撰寫論文和論文獲獎及發表情況;每學期開設微型課題研究課的情況等等。這樣的教學成果一展示,很多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就會暗自較勁,爭取下個學期取得更大的進步。

同時,學校要建立教研成果獎勵制度。及時總結教研共同體的成功經驗并加以推廣。建立教研激勵機制,定期獎勵教學研究成果,對在教研共同體表現突出的個人給予獎勵。

二、建立農村小學英語教研共同體資料庫

1.建立教學資料庫。教研共同體就要為教師提供活動的平臺。現在很多學校都有自己的校園網,這就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新的交流平臺。網絡在我們的生活中顯得越來越重要,我們要求各個教研共同體成員的教師要定期上傳與本學科相關的資源以供全校的教師查閱和參考,從而使我們校園網的資源越來越豐富。

2.建立研究課活動資料庫。教研共同體要建立電子教學檔案,我們要把平時研討的優秀教案、精彩課例,以及在各類刊物上發表的文章集合在一起,教研共同體成員之間可以進行參考和借鑒。同時還可以在組內建立教研論壇,我們的教師可以隨時在論壇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這樣一來,教師們就可以在平臺上學到很多最新的知識和信息,從而促進教師的共同成長。

3.建立教研管理資料庫。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領導和教師都越來越重視將教研與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建設和發展現代化的學校,學校教研管理水平已成為學校辦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加強教研管理檔案的規范性、科學性,已經成為一項新的課題。教研管理資料能幫助教師了解有關教研方面已有的成果、當前的研究動態。我們可以做好以下幾方面的資料整理:

(1)調查問卷及數據統計分析。調查問卷是課題研究中經常使用的手段。在研究初期進行相關調查,可以在第一時間把原始情況掌握好,以便在日后進行對比。調查不是最終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分析問題,總結經驗,并且由此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改進方向才是目的。資料里可以放置樣表、原始表、數據統計、分析及改進建議。

(2)組織培訓,召開會議的記錄。一些相關課題研究的培訓,課題小組的研究活動等,要有具體的時間、地點、人員、主題、主持、會議記錄等基本情況記錄。

篇6

【關鍵詞】網絡文化 交際 文化失語 網絡詞匯

網絡文化作為一種新的文化范式,以其多媒體、點對點、及時互動等特點,極大地影響和改變著大學生的行為準則、思維模式和求知途徑。在網絡文化環境下,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方便的獲取方式有效地拓展了學生們的學術視野和求知途徑,提高了學生自身的科技文化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同時,這種新文化對傳統文化也是一種脫胎換骨式的轉變。這些轉變在傳統教育層面上不可避免地帶來沖突:虛擬文化與現實文化的沖突;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沖突;個體文化與群體文化的沖突。此外還有一個,也是我們英語教育者不容忽視的,那就是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沖突。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受國際政治因素的影響,英語取代了流行一時的俄語成為重要的外語學習語種。在國際政治經濟頻繁交流的今天,外語學習的重要性迅速提高,英語的地位穩步上升。

一、網絡文化背景下英語文化的主導地位

20世紀末,互聯網以極快的速度闖進了中國普通人的視野和生活,并作為一種文化深刻影響著我國社會的各個方面,隨之網絡文化作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開始受到我國學者的關注。互聯網是人類至今最大的信息庫,儲存豐富的各類資料。人們越來越多地利用網絡來傳遞、存貯和利用各類信息資源,而這些豐富多彩的網絡資源大多是建立在英語語言平臺上的。尼葛洛龐帝說:“在互聯網上沒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英語成為標準語,網上英語內容約占 90%,法語約占5%,其它占 5%”,要想在網絡文化中自由倘佯,英語是必要的交際手段。這也就是說,中國的大學生要想獲得并利用網絡中充分、大量的英語資料,良好的英語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網絡文化的發展造成了英語語言文化使用的需要,使大學生英語語言文化學習有了直接現實的目的。網絡文化在英語作為世界性的主要工作語言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英語的主導地位。

今天,作為毋庸置疑的強勢語言,英語在全球范圍內沖擊著每一個非英語文化。英語在中國的傳播、發展使得具有悠久歷史的中華文化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而如何保持中華文化的傳統,同時又汲取外來文化中的先進成份;如何抵制外來文化的擴張,同時又要加強自身文化的發展,這些問題在如何對待英語發展的層面上具有了研究意義。

二、大學英語教育中的傳統文化失語現象

語言作為文化的一部分,既是文化的載體和表達形式,又是文化傳播和繼承的最重要的手段。隨著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改革的推進,英語教學已越來越強調教學中目的語的“文化導入”,網絡上、教材中都大量充斥著歐美原版材料。這些材料內容涉及西方文化生活的多個方面,它們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純正的英語表達方式,還能促使他們熟知英語思維和行事習慣,從而更好地培養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學習英語是為了交流,這種交流不但包括普通的日常交際,而且包括信息和文化的雙向溝通。隨著對外交流的日益發展,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對西方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習俗日益熟悉。現在,大學生們能熟練地介紹西方節日,能翻唱多首英文歌曲,能把國外名勝古跡如數家珍。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學生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卻驚人的貧乏。當他們要用英語向外國人介紹中國節日,推薦中國名勝時卻常心欲言而口不達。如今,翻譯課的難點已經不是如何將英語翻譯成漢語,而是如何將介紹中國文化的文本翻譯成英語。甚至很多教育工作者本身對于跨文化交際的理解存在狹隘性,僅僅強調向學生介紹西方文化,而忽略了語言交流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讓西方人了解中國的文化。交流應該是雙向的,語言是相互交流的工具,只有相互理解才能做到平等。

我們知道,這種問題不能指望網絡來替我們解決,大學英語教科書的編排要注重課本文化意識培養的有效性。大多數學生需要的是必需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而如今的課堂僅僅以介紹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為目標,使課堂的教學與現實生活脫節,對于那些十分熟悉的中國事物,學生在教材中卻找不到英語說法。這種忽略中國傳統文化的英語習得,必定會阻礙中國文化輸出,錯失宣傳自己的大好機會,從而出現中國文化失語現象。就傳統的外語學習與教學觀而言,過多地強調外語學習中的母語負遷移,忽視母語及母語文化對外語學習的積極影響,師生雙方關注的焦點均放在目的語文化的輸入上,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學生的文化失語現象。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中國文化在國際文化交流地位中的轉變,也從不同側面刺激外語教學工作者反思現行的文化教學,只注重目的語文化輸入的教學已不適應當前母語文化輸出的需求;培養學生正確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才是解決中國文化失語的有效途徑。

三、英語交際中的網絡詞匯

語言是基于生理學,心理學和物理學的符號系統,既是特定的人類行為,又是人類信息交流的載體。在信息時代,因特網作為一種高效媒介高速發展,已經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其對語言的影響更為顯著,新詞和新術語不斷出現在英語詞匯中,并且在篇章中出現了新的用法,這就形成了一種相對特別的語言現象,以至于剛接觸網絡世界的人有可能不能恰當地理解網絡交流中的這些表達方式。現在,很多網絡詞匯已經出現在人們的日常交流當中,甚至是很多正式的刊印文中。由于網絡獨特的交際方式,在構詞方式上網絡英語盡管具有傳統的構詞方法,但是也具有獨有的特點。在詞匯層次上,網絡英語新詞的構詞方式包括縮略,合成和派生法;而在網絡英語詞匯變異方面,主要利用標點符號,數字和字母大寫等幾種情況。在句法和語法層次上,網絡英語具有句子主語省略情況多,短句和簡單句使用多,疑問句和感嘆句多等特征。

網絡英語新詞匯自從因特網誕生至今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存在具有合理性,并且,網絡英語已對英語語言中某些現存的規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網絡英語是語言發展演變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現在的大學生們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也喜歡上網瀏覽,這樣必然會接觸到網絡語言和英語。這種使用起來即簡便又詼諧,帶有隨意性和非規范性的語言,甚至是漢字、數字、英語字母以及文本符號混雜使用的語言,已經在大學生的日常交流中被大量使用。

總之,網絡文化已經不可避免地成為未來高校校園的主導文化。學生在上網的同時大量地接觸西方文化,久而久之,以英語國家為主的西方文化也在無形中影響著學生的心靈和思想。大學生在英語語言的學習過程中若缺少正確的文化觀和及時有效的文化引導,就很可能失去正確的文化取向。只有通過各方面共同的努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避免網絡文化對教育和交流的消極影響,才能真正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劉建華,斯琴格日樂.網絡文化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的現實沖突與虛實結合[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7,9(6):20-22,44.

[3]胡文仲,高一虹.外語教學與文化教學[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石勇.文化的軟實力[J].中學生百科.2006,33:20-21.

[5]但海劍.英語文化的擴張與傳統文化教育[J].理工高教研究.2005.25:115-116

[6]華瑛.從中國文化失語癥反思外語文化教學[J].2010.26(3):108-111

篇7

教學應以語文課本里傳統文化知識內容為范例延伸教材、拓展閱讀,擴大學生知識視野。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激發學生閱讀熱情。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主動需要。

2.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在閱讀興趣的支配下,教師教給學生一些必要的閱讀方法: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以及心理活動用心去讀;抓精彩語段用情去讀,抓意境描寫發揮想象去讀。根據需要學會選讀,沒有充足讀書時間時學會瀏覽,對重點篇目要學會精讀,為積累語言學會摘讀。讀中要學會批注,要邊讀邊想。有了方法,學生閱讀更有趣,文化底蘊就會不斷厚實起來。

3.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良好的習慣受益終身。大學問家朱熹曾說“: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教師可依據學生不同階段的心智特點,制訂包括數量、書目等學期讀書計劃,并經常督促指導,對閱讀筆記做定期檢查,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二、立足實際,組織傳統文化社會實踐

教師可以利用祖國傳統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探究傳統文化。如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引導學生采集和端午節相關的一些信息:端午節有哪些別名?端午節的來歷與哪些著名人物有關?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跡嗎?端午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三、遵循規律,探究傳統文化教育方略

千百年來,實施傳統文化教育形成了具有學科特征的寶貴經驗和教育規律,對于指導當今語文素質教育,提升學生文化素養,仍然顯現出活力與實效。

1“.文道統一”的教學原則貫徹始終。傳統語文教學是采用文道統一、文以載道的方式進行教學的。喻“道”于“文”,“文”以載“道”,互不偏廢。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能學習一些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天文地理的基本知識。

2.指導朗讀,熟讀而成誦。“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眼觀其文,口誦其聲,心唯其意。”熟讀背誦是占有語言材料的基本做法。“口而誦,心而惟”讓讀者感知語言之神妙,洞察語言之精髓,把握語言之情趣;積少成多,融會貫通,化為己有。

3.循序漸進,從熟讀到精思。熟讀、精思、博覽、多作,是傳統語文教學方法的精髓。“讀”要讀得“熟”,還要做到“精思”,是在“熟讀”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加工過程。“熟讀精思”,才能將已讀之文,內化為自己的精神養料。

篇8

一、中國傳統文化應當成為新時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環境、經濟模式、政治結構、意識形態等條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習慣和文化積淀。它既散見于經典文獻、制度規章等程式化的客體形式之中,又存在子中華民族的思維模式、知識結構、價值觀念、倫理規范、行為方式、審美情趣、風俗習慣等主體形式之內,經過數千年的演繹與揚棄,這種文化積淀已深深地融進中華民族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范之中,滲透到社會政治、經濟、特別是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制約社會歷史發展、支配人們思想行為和日常生活的強大力量,是中國國情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新文化創造和發展之基點,當代大學生是21世紀中國文化的建設者和創造者,這是歷史賦予他們的重任。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傳承性,而要建設、創造和發展,首先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內在價值,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大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導向作用。

(一)中國傳統文化是實現國家現代化的潛在的推動因素。當代大學生是未來中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承擔者,中國現代化的實現,離不開他們的努力。任何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都是根植于民族傳統之中,以傳統文化為前提。只有把現代化的基本要求與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才能賦現代化以民族特色,也只有這樣的現代化,才是真正現實的、具體的、有活力的現代化。英國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最早向現代化發展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西方保存傳統最多的國家;即使在今天,日本的傳統文化依然大量存在于政治、文化、經濟和社會生活諸方面。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客觀要求。所以,我們在對大學生進行“科學”的現代化教育中,應當加人傳統文化教育,以增加高等教育的深度和力度。

(二)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是培養、激發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樹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和靈魂,它對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風貌,對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強,作用之大不可量化。而蘊含于傳統文化之中的中華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之上產生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感情。民族歷史愈悠久,傳統文化愈豐富,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則越深邃,民族精神越強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體,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之主體。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這一辯證統一關系,決定了我們在對大學生進行民族精神教育時,離不開傳統文化教育。諸如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天下為公”的理想精神、協和萬邦的寬容精神、獻身祖國的愛國精神、“先天下之憂而優,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懷等等這些中華民族精神的精華,在市場經濟的負效應沖擊精神文明建設的時候,必須進行認真的整理、挖掘,用以武裝當代大學生,從而重新樹起民族文化的旗幟,以激發人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中華民族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可以抑制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弘揚社會主義新文化,為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市場經濟是一種自由競爭的經濟,或者說是一種效益馳動的經濟,與其它事物一樣,它具有雙重性:市場經濟強化了人們平等觀念和經濟意識,但可能導致以擁有金錢、商品的多寡作為劃分人們等級地位的標準和判斷人們的價值尺度;市場經濟追求利潤的最高極限,也會導致人們“一切向錢看”的拜金主義;市場經濟可以提高人們的自主意識,但一些人追求無限自由。產生無政府主義;市場經濟以企業甚至個人為經濟運行主體,容易引發極端個人主義;市場經濟等價交換勞動使相互服務意識增強,同時又使交換關系滲透到人際關系和權力結構之中。市場經濟雙重作用中的負效應,將對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產生巨大的消極影響。如果我們在教育大學生時賦予傳統義利觀以時代的內涵,則對于冰釋滯存于大學生思想中的金錢至上、享樂主義等錯誤觀念,會有立竿見影的積極效果。除了對大學生灌輸集體主義奉獻精神之外,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就是進行傳統文化中的群眾精神教育。千百年來,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形成了這樣一種民族心理積淀:社會是一集合之整體,個體總是生活于群體之中,是民族、國家之一員,如果整體利益受侵害,則個體利益也難以保障,因此,個體利益必須無條件地服從整體利益。傳統文化中這種社會成員服從群體、群體服從國家的集體精神,與市場經濟的負效應引發的本位主義、地方保護主義和個人主義是直接對立的。在青少年教育過程中,繼承、發揚這種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的群體精神,通過分析與取舍,將群體精神注人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之中,無疑會對大學生的價值取向起到舉足輕重的影響。不僅如此,中國傳統文化的又一大特點是強調“先義后利”、“義以為上”,認為在獲取個人利益時,要看是否符合公正、公平和誠實原則。二、尋找和發掘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建設的結合點。賦予它新的時代氣息,使其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思想道德的規范

在大學生思想教育問題上,筆者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加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歷經坎坷、動蕩而巍然屹立于當今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集體主義精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維護國家社會整體;孝敬父母、關愛兄弟是維護家庭整體;

“天下為公”是人類大同世界的最樸素想象,集體主義的具體內容因時代和社會的條件不同而各異,但就群體生活中個人需要顧及他人利益及大眾利益這一點卻是共同的。從一定意義上講,正是這種精神維系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民族團結和國家的持久不衰。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個人與國家、杜會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仍然存在著矛盾,而二者必須統一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上來。大學生由于思想尚未成熟易走極端,崇尚絕對自由,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沖突的時候,潛意識不可避免地要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因此,教育大學生在繼承傳統文化整體精神時,應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而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一定要從傳統的整體主義精神出發,上升到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高度上來。

(二)發揚仁愛精神,加強熱愛人民、尊師愛生教育。孔子把“仁”由西周時的“愛親”擴展為“愛人”,由家族之愛推廣為天下之愛,不但體現了由親而疏的愛的變化而且包含著“泛愛眾”的質的升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與人之間應當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將心比心、以情交情、以誠求誠,正如孟子所言:“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古今社會必然有種種差異,但以“仁愛”為總綱所提倡的禮讓、保民、愛人、尊親、團結、互助、謙虛、同情等,仍為年輕一代不可或缺的優良品質。現在一提“現代化”,人們往往就與競爭、緊張、高科技、高消費相聯系,很少與“人情”掛鉤。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我們今天受益于現代文明,同時也受害于現代文明:一方面知識激增,科技發達;另一方面人口失控、戰爭不斷;科技的日新月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與現代化之進程,但同時卻加深了競爭的激烈程度;經濟的突飛猛進滿足了人們的物質需求,卻俗化了精神領域,淡化了人情關系。上述不良影響反映在大學生身上,集中表現為注重自我設計、自我發展,甚至以金錢作為評判人生價值的標準,所以,我們應對大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仁愛”教育,使其熱愛人民,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牢牢確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交際準則。

(三)倡導“重家庭”倫理道德風尚,加強社會主義家庭觀念教育。家庭是在原始社會氏族解體過程中產生,歷經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至今仍存在和發展著的社會最基層組織。在中國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中,家庭既是社會基本的生產單位,又是社會婚姻的生活單位,它兼顧賠老扶幼、教育子女等眾多的社會職能,千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庭倫理一直是倫理道德的核心。“齊家”思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鄰里和睦”等傳統的家庭倫理觀念,在今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積極作用。改革開放在促進中國經濟騰飛的同時,隨之而來的西方不良文化觀念也在猛烈地沖擊著中國的每一個家庭。大學時期正是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時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強,對事物的真假優劣辨別能力不夠,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家庭倫理道德教育是當務之急。目前,有部分大學生對父母口出狂言,視為“保姆”,當作“包袱”,因此批判繼承傳統文化中的“重家庭”倫理道德,發揚中華民族特有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以及扶弱濟貧、尊老愛幼這些傳統美德,加強大學生品德修養,不僅能使千萬個家庭和樂融融,而且對于維護社會秩序健康和諧,建設精神文明,促進國家長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四)主張慎言力行,發揚自強不息的實干精神。中國傳統文化在處理言與行的關系間題上主張“懊言力行”。“慎言力行”這是古圣先賢務實品格的集中體現,這種品格對今天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是極為可貴的。年輕人富于理想,熱情浪漫,年紀輕,閱歷淺,往往誓言多于行動,好高,遠,脫離實際。因此,教育大學生發揚務實精神,刻苦學習、精通學業、奮力拼搏、自強不息,這對他們將來建功立業,成長成才,無疑是有重要意義的。

三、以科學的態度正確對待人類一切傳統文化成果

傳統文化既是人類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人類繼續前進的基礎,又是一個可以阻止人們前進的包袱。因此,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就必須強調對一切傳統文化進行鑒別和選擇,采取“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拋棄其保守的、不符合時代要求的糟粕,吸取其為時代需要的精華,并賦予其新的意義。學校中的傳統文化教育要和大學生日常生活行為規范聯系起來,和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相聯系。只有從具體的小事人手,才能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要盡量避免呆板、說教式的方式,避免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

篇9

許多小學英語教師往往只重視教授英語教材中的內容,而往往忽視了傳統文化的傳授,其根本原因就是小學英語教材中傳統文化內容的缺失,使他們無這方面資料可教,更不會產生這種想法和意識。因此我們應該適當在小學英語教材中增添傳統文化知識方面的內容,為教師提供大綱,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接受到這方面的訓練。例如,在學習“what’syourfavoriteanimal?”這一單元時,我們可以在教材的“Talking”部分稍作修改,我們可以利用一幅圖片,圖片包含本單元學過的一兩個動物的甲骨文(如鳥),還有一些象形文字(如人,樹等),并用這些元素組成一幅小圖畫。老師可以教學生認識圖片中的各種文字,然后讓學生根據圖片內容編寫英文故事,講給大家聽。這樣不僅練習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鞏固了本單元學過的單詞,還讓學生學習到我國傳統文化知識,認識文字的起源,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一舉多得。

2.在講授新知識時滲透傳統文化知識

授課是小學英語課程中的關鍵部分,它是老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們學習知識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當老師在講授新單詞、新短語或者是新句型時,肯定會采取領讀或者是對話練習的方式加深學生記憶,使他們記住新知識點。這時,老師就可以在練習的時候滲透一些傳統文化知識。例如:小學英語三年級的HowMany這一單元時,老師在讓同學們記住Howmany…這一句型時,就可以和同學們一起做對話練習。老師在提問的時候就可以滲透一些傳統文化方面知識。如:老師可以問學生們一年有多少個節氣(Howmanysolartermayear?),我國有多少個傳統節日(HowmanytraditionalfestivalinChina?)等問題。待同學們回答之后,老師可以公布答案,并讓同學們回家查詢它們都是什么,用英語怎么說,下節課找同學介紹。這樣同學們不僅學會了新句型,還了解了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

3.在游戲環節添加傳統文化內容

游戲是小學英語課堂中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一部分。它可以短時間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使學生在游戲中輕松的記住所學過的知識。而傳統游戲亦是傳統文化的特殊部分,所以,這就需要小學教師在實施游戲環節時,適當將一些傳統民間游戲加以改變,使其適應于正常的小學英語教學。例如:游戲“跳房子(hopscotch)”原本的游戲是在戶外地上畫一間大房子,房子內有若干個格子,把瓦片放在第一個格內。游戲者站在第一個格子內,單腳踢瓦片從第一個格子踢向第二個格子,以此類推,瓦片不踢出方格為勝,否則被淘汰。教師可以將游戲設計在室內,并將它運用于英語地點名稱、國家名稱、月份、星期等教學。每個格子里寫上一個星期,如Sunday,Monday.Tuesday…Saturday等。將學生分組比賽,每組七個人,分別叫做Sunday,Monday…Saturday等,然后從第一個組開始,以接力的形式進行,一旦出錯就下一個組,看哪個組路過的星期最多。這樣學生們就會在歡樂的傳統游戲中記住了單詞,學到了知識。

4.結語

篇10

調研期間,李東東一行饒有興趣地參觀了百度公司,聽取了百度公司工作人員的情況介紹。工作人員簡要介紹了百度公司的發展歷程、目前的工作重心以及下一個十年的奮斗目標。李東東等同志向百度的科學發展、健康發展表示由衷的祝賀。

座談會上,梁志祥介紹了全球互聯網以及百度公司的發展情況。梁志祥說,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互聯網核心技術上還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不能在CPU、操作系統、大規模數據庫、搜索引擎等信息時代核心技術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那么國內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將遭受技術瓶頸。這些年來,百度公司克服了很多困難,一直在默默努力,在國內互聯網的自主創新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百度公司法務部副總監劉敏介紹了百度公司在版權保護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并表示百度將繼續探索技術創新,利用技術手段進一步提高版權保護水平。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主任段桂鑒認為,我國近年來在版權保護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努力構建版權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的平臺,但版權保護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他希望百度公司能夠在版權保護及推動版權保護工作的創新發展方面做出積極的努力。

李東東代表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向百度公司一萬七千名奮戰在互聯網一線的員工表示誠摯的問候,對百度公司多年來取得的成績表示由衷的欣慰。

李東東說,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適逢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保護音像表演外交會議成功簽署《》,她相信,百度公司在知識產權、版權保護等方面一定會邁出新的步伐,取得新的成績,為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