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建設路徑
時間:2022-08-17 11:21:42
導語: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建設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建立產教結合的優質教學資源庫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基于此,以技術專業學校鐵路信息與通信技術專業組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為基礎,探討學校與公司共建專業組教學資源庫的可行途徑,推進職業教育改革。
關鍵詞:產教融合;專業群;教學資源庫
隨著“職教20條”的推進,優質教育資源數據庫的構建成為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發展方向。但是,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如資源不足、資源質量低、混沌設計、反復構建、無用效果等。其中,“學校企業雙碩士運動型”專業組資源池建設不足,依靠鐵路通信和信息技術專業組資源銀行建設項目,大膽創新,引人注目。
一、產教融合型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意義
教育知識庫平臺是促進學習者主動、互動、探索性學習,實現開放、便捷、高效的新型教育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知識庫平臺創建行程,實現課程資源的快速上傳和歸檔,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豐富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實現信息化教育和全方位的定型教育。建立公司真正參與的共享數字教育資源庫,可以促進校企合作,深化、推進教育改革,提高人力資源開發質量。同時,要擴大知識庫的范圍,向社會相關行業的員工增加社會服務,增強專業影響力。
二、共享型數字教學資源庫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淺參與”,內容更新不及時
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職業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要求教育始終依靠行業走向市場。為保證這一點,企業有效參與職業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是保障之一。目前,職教教育資源庫的建設者均為學校和教師,個人教育資源庫的建設初步計劃被納入企業,但沒有真正落實,對企業的參與動員不夠,沒有形成有效的學校和企業的合作社區,其結果流于形式。教育內容的選擇、教育的設計、教育資源的積累,基本上都是教師在“閉門造車”,沒有實現有效的維護和使用。
(二)知識碎片化,內容大小難以掌握
在構建共享數字教育知識庫的過程中,教師發現其中的所有知識點都像是堆棧中的一塊,教師可以自由選擇堆棧的內容并進行后續組裝。根據教育和教學模式,很多教師認為學生能學的越多,學生就能學得越多,完成當前的教育任務。但這并沒有融合學生的學習和實踐。一些細微的零碎知識往往會消除學生頭腦中的疑惑,忽視知識內容教育和實際課程開發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很難獲得完整的知識體系,這剝奪了學生對課程框架的整體認識,也缺乏與知識的內在邏輯聯系。
(三)資源庫完整程度不一,優質資源較少
教育資源庫中的資料豐富,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助力。但存儲庫圖像的分辨率不足,分類也雜亂無章。大家的目光過于集中在教育資源建設上,忽視了評估,導致資源的質量較低。
三、產教融合下共建專業教學資源庫的策略
(一)構建校企合作共同體,共建共享教學資源庫
職業教育的目的是為企業和行業培養一線技術人才。因此,依靠行業為行業服務、為學校服務是我們的基本原則。它是保證職業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要建立校企合作共同體,就必須建立校企合作機制,共同制訂人力資源開發計劃,參與人力資源的開發過程,共同承擔責任,共享利潤。隨著“未來計劃”專家隊伍的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產業合作一體化的學校和企業的建立,以及各方在大區域的訂單開發、產業人才預測與規劃、產業人再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專業群體實際上成為企業和人力資源儲備的后院,它是培育人才的大平臺。此后,在專業教育知識庫建設中,可以吸引企業的有效參與,進而實現教育知識庫的共建共享。
(二)組建資源庫建設團隊,實行帶頭人責任制
教育資源庫所需的數字化課程資源數量巨大、形式多樣,單靠一名教師的力量很難完成建設。教育知識庫建設工作的復雜性和專業性決定了領導者必須具備強大的團隊管理技能,形成強大的團隊凝聚力和創造力。要及時了解行業的轉型動態和發展趨勢,準確把握專業發展方向,保持先進的建設水平。整合和利用各種資源是非常好的,我們必須確保公司盡可能多地參與存儲庫建設。要明確教育知識庫各課程建設的責任,責任人必須具備一定的團隊管理能力。
(三)做好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完成資料收集以及管理
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內容比較廣泛,在建設與本課程相關的各種資源的過程中,信息資源的建設整合必須按實際資源進行劃分。根據教育內容,資源可包括課程、教育案例、教育實踐問題、書目數據等。根據本課程的特點,指導者必須選擇合適的數字化資源類型對教材進行處理,形成適合在線學習的教育資源。學校可以建立一個新的教育團隊,與合作學校、企業、教師和工程師展開密切合作。
(四)切實應用于教學實踐,完善課程發展建設
專業教育知識庫中的每個課程都應用于實際教育。在使用過程中,教師可能會對課程內容、框架和資源類型產生新的想法和靈感,學生可能會發現許多不足和問題,這些實踐經驗能促使課程團隊完善資源,從而加以優化。
四、產教融合下專業群教學資源庫的使用研究
課程教育資源是課程開發的基礎,任何一門一流課程的開發都離不開教育資源的建設。實訓是一個實踐階段,必須把教育資源建設與實踐階段結合起來。由于教育資源對增加課程的交流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課程的設計與教育資源的建設是分不開的。
(一)借助產教融合教學資源打造金課
教師可借用已經建立的教學融合知識庫豐富理論知識。同時,學生需與學校現有的實際相結合,并及時整合行業最新趨勢、人力資源需求和行業技能。在實踐過程中,任務組還指導學生詢問一些部件的加工過程、材料特性和測量的圖片,以及學習過程中潛在的隱性指導學生思考的專業內容進行發展創新。
(二)改革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創新過程考核
每個模塊都有兩到三名專業教師,確保團隊穩定、課堂穩定,不斷更新知識。同時,教師在模塊化教育過程中要優化模塊的教育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意愿,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實踐部分強調過程,整體上有所改進,每個模塊的結果分為三類:工作績效、正常績效、實踐報告和實踐績效,以避免以最終答題單作為評價一篇論文好壞的唯一標準。過程性評價貫穿整個實踐環節,這樣可以讓學生的真實水平和能力完全科學地體現出來。在課程進行過程中,我們使用云課堂完成了部分問題的回答和測試。當每個模塊結束時,讓學生提交對行業前沿問題的想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體性。
(三)融入課程思政,發揚大國工匠精神
由于本課程是強化實踐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結合了民族工業發展的背景。例如,引擎模塊與實踐內容相結合,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含蓄地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讓學生了解中國力量,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五、結語
產教融合下的教育資源建設,就是要提高企業和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學校和企業必須共同掌權,共同建設學校和企業的教育資源,才可能實現教育資源的良性循環。通過長期實踐,學校和企業在長期效益體系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策略,為其他類似學校的教學資源庫建設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張靈芝.產教融合背景下的5G+智慧型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及應用:以城市軌道交通供配電技術專業資源庫建設為例[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1,31(4):24-28.
[2]劉義付,孫瑞霞.基于產教融合資源庫建設的線下一流課程設計:以汽車構造認知實習課程為例[J].時代汽車,2021(22):75-76.
[3]張芳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共建共享型數字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J].科技視界,2021(31):68-69.
[4]郝曉秀,曹菲,付春英,等.“包裝材料性能檢測及選用”課程產教融合教學改革探究與實踐[J].數字印刷,2021(4):85-92.
[5]李妙娟.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特色專業群構建探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1(6):136-138.
作者:劉學謙 單位:廣西機電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