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企業黨建意見
時間:2022-09-29 11:34:00
導語:公有制企業黨建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黨的**大和**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全省基層組織建設會議和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全市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央、省委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就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統一思想認識,把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作為基層黨建的重要內容擺上位置。
(一)以黨的**大和**屆三中全會精神統領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為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拓寬了新領域,提出了新要求,創造了新機遇,帶來了新挑戰。各級黨組織必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要求,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黨的**大和**屆三中全會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認識上來,統一到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對基層黨建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上來,把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擺上重要位置,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實現“兩個率先”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是新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不斷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非公有制企業得到貫徹落實,黨的工作才能更好地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服務。各級黨組織要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積極主動地做好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
(三)明確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指導思想。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積極探索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方法和途徑,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影響力,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在非公有制企業的貫徹執行,團結凝聚職工群眾,維護各方合法權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健康發展。
二、加大組建力度,不斷擴大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覆蓋面
(一)強化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工作。按照黨章要求,根據非公有制企業黨員人數和實際條件,堅持“積極穩妥、因地制宜、確保質量”的原則,采取單獨建、聯合建、掛先靠建等多種形式,建立健全黨的基層組織。凡有正式黨員3名以上且生產經營比較穩定的,都應單獨組建黨組織。重點幫助職工人數100名以上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創造條件建立黨組織。對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或沒有黨員的,特別是對職工人數25名以上的非公有制企業要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為發展黨員、組建黨組織創造條件
(二)理順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隸屬關系。根據有利于加強黨的建設,有利于促進企業發展的原則,合理確定企業黨組織的隸屬關系。新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原則上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確定組織隸屬關系。國有、集體企業改制、改組為非公有制企業,或非公有制企業進行組織結構調整,應同步改建或設置黨組織,并及時調整理順黨組織的隸屬關系
(三)抓好非公有制企業黨員發展工作。重點抓好員工50名以上,生產經營穩定的無黨員企業發展黨員工作,力爭50名以上的非公有制經濟企業都有黨員。重點抓好在生產經營管理一線和重點崗位、關鍵崗位中發展黨員,尤其符合入黨條件的企業工會主席、共青團負責人和企業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列為重點發展對象。嚴格黨員標準,嚴格發展程序,突出積極分子培養等關鍵環節,通過建立健全入黨前公示等預審制度和跟蹤教育制度,確保新黨員質量。
(四)選好配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領導班子。按照德才兼備標準,本著有利于企業生產經營、有利于開展黨建工作的原則,從黨性觀念強、思想政治素質好、善于做群眾工作的黨員中選拔黨組織書記。暫時沒有合適人選的,可由上級黨組織推薦或選派臨時負責人,先行開展工作,再通過培養、調配等辦法逐步解決。認真抓好黨組織班子成員的政治理論和黨建業務培訓,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工作水平和業務能力。
(五)加強黨建工作指導員隊伍建設。進一步明確黨建工作指導員職責,明確工作要求,抓好考核管理,完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發揮黨建工作指導員隊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對黨建工作指導員履行職責和完成任務情況的考核,尤其要把在優秀職工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發展黨員、幫助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創造條件建立黨組織作為考核的重點內容。對黨組織已經建立,正常開展工作的,黨建工作指導員轉為聯系員,繼續發揮作用。
三、圍繞企業發展,充分發揮黨組織在非公有制企業中的作用
(一)按照黨章規定要求,切實履行黨的基層組織的基本任務。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組織是黨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戰斗堡壘,必須按照黨章規定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引導和監督企業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領導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團結凝聚職工群眾,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二)圍繞企業經營發展,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企業黨組織采取反映情況、提出建議等形式,通過決策層中的黨員宣傳貫徹組織意圖。通過組織技術攻關、提合理化建議和開展勞動競賽,引導黨員立足崗位作表率,較好地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通過開展談心談話、走訪慰問、幫助解決困難、組織文娛活動等途徑,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
(三)適應非公有制企業特點,探索黨組織發揮作用的途徑和方式。要根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特點,指導黨組織把加強黨員意識教育,提高黨員綜合素質,增強黨員榮譽感、責任感放在突出位置。鼓勵和支持黨員在加強企業管理、創建企業文化、促進企業發展等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做到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目標同向,使黨的工作為企業所需要,為業主所理解,為黨員所歡迎,為員工所擁護。
四、創新活動方式,提高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質量
(一)創新形式,增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活動的實效性。堅持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經濟活動與黨建活動相結合、工作時間與業余時間相結合、相對集中與分散活動相結合、教育活動與娛樂活動相結合,以“業余、多樣、靈活、務實”為主,組織開展一些工作需要、黨員歡迎、業主支持的活動,擴大企業黨組織的影響,增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戰斗力。
(二)以人為本,提高非公有制企業黨員教育管理的針對性。認真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聯系黨員的思想實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以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黨員頭腦,以黨規黨紀約束黨員行為。加強市場經濟、崗位技能、經營管理知識等方面的培訓,改善黨員知識結構,提高崗位創新能力。根據非公有制企業黨員的不同特點和崗位性質,建立切合非公有制企業特點的管理規范,理順管理關系,嚴格管理制度,改進方式方法,提高黨員管理的有效性。
(三)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正確處理好各方面關系。根據企業實際,把黨建工作與培育企業文化、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引導監督企業依法經營與支持保證企業主搞好生產經營有機結合起來,逐步建立起黨組織與企業間“目標同向、作用互補、相互監督、共同發展”的關系,保證和促進非公有制企業經濟持續、協調、健康發展。
五、完善工作機制,提高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規范化水平
(一)建立和完善黨建工作制度。按照黨章規定和上級黨組織要求,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心,找準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的最佳結合點,健全“”、民主評議、民主生活會等制度,促進黨建工作正常化、規范化。建立與非公有制企業實際相適應的黨建工作規范,做到有組織、有陣地、有經費、有活動、有制度、有作用。
(二)建立黨群團一體化的聯合工作機制。加強對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的政治領導,在機構設置、人員安排、活動組織上,做到黨、群、團共駐、共建。以黨建帶群團,以群團促黨建。按照有關法規和章程,在具備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建立工會和共青團組織。注意依托工會、共青團組織開展黨建工作,通過扎實的群眾工作,擴大和增強黨在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的影響。
(三)建立正常化的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培訓機制。按照有關要求,抓好對企業黨組織負責人、黨員業主、企業業主、黨建工作指導員等四支隊伍的教育培訓,三年輪訓一遍。市、縣(區)、企三級聯動,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務工作者、黨員的經常性培訓,提高黨務工作水平。各級組織部門要師資、教材等方面加強組織和指導。
六、加強組織領導,保障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健康發展
(一)切實履行管黨職能。各級地方黨委要進一步增強管黨意識,落實管黨責任,建立和落實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責任制。各級黨組織主要負責人要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領導班子成員分工負責,齊抓共管。建立黨建工作聯系點制度,指導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開展工作,指導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加強自身建設,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二)構建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利用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聯系會議制度等形式,建立相互配合、各負其責、齊心協力抓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各級工商聯、私營企業協會等社團組織的作用,協助非公有制企業的黨組織共同做好黨建工作。深入細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積極爭取企業業主對黨建工作的支持。大力宣傳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果、新經驗,營造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社會各界關心支持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深化示范點創建工作。繼續深入開展非公制企業黨建工作示范點創建活動,將基礎較好、規模較大、影響力強的非公有制企業作為創建重點,強化指導,抓規范,促提高。對創建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實踐經驗要及時發現總結和推廣,對創建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要進行表彰和獎勵,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輻射作用。
(四)加大分類指導力度。各級黨委及其組織部門要將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要納入基層黨建工作的總體部署,制定總體規劃,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具體措施,加強分類指導,定目標、定計劃、定責任,定期分析通報情況。加強督促檢查,對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設置、隸屬關系,黨組織發揮作用的途徑、方法等問題,要及時提出指導性意見,使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有章可循,規范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