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做好離休干部"雙高期"服務管理工作
時間:2022-03-11 11:17:00
導語:扎實做好離休干部"雙高期"服務管理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豐臺區現有服務管理的離休干部649人,平均年齡79.18歲。老干部已普遍進入高齡期、高發病期。針對老干部的這一特點,區委老干部局加強對老干部養老多樣化、老干部工作人性化、為老服務個性化的調查研究,努力探索"雙高期"老干部服務管理的新方法。
一、立足現實需求,拓展服務渠道,確保老干部"兩項待遇"的全面落實
為確保老干部"兩項待遇"能夠得到全面落實,我們立足現實,著眼長遠,集中精力做好老干部的日常服務管理工作。在落實老干部生活待遇的問題上,以中央制定下發的《關于落實離休干部離休費、醫藥費的意見》為指導,通過深入細致的工作,提高離休干部離休費保障機制、醫藥費保障機制和財政支持機制的保障效果。在落實政治待遇上,一方面,堅持每年舉辦街道主管老干部工作領導和老干部工作人員培訓班、老干部理論學習班,每兩個月舉辦一次形勢報告會,堅持兩節走訪慰問等工作;另一方面,積極拓展服務渠道,開展人性化、個性化服務管理。為推動"四就近"工作的深入開展,組織召開社區黨委書記參加的老干部工作情況通報會,社區干部老干部政策培訓班,社區黨委書記座談會,通過一系列的會議和學習班,宣傳老干部工作政策,介紹老干部工作經驗;組織離休干部外出參觀學習,滿足他們學習和活動的需求;注重發揮區委老干部黨校、區老年大學社區課堂的作用,積極支持社區"三室兩站一中心"的基礎建設,配備必要的電教設備,依托社區課堂,實現離休干部"四就近"服務;積極宣傳和推廣社區開展為老服務工作的經驗,廣泛營造"四就近"服務的氛圍。
二、改進工作方法,豐富活動內容,為老干部安享晚年搭建活動平臺
為豐富老干部的晚年生活,區委老干部局以區老干部活動中心為主陣地,依托區老年大學、老干部金秋藝術團、曉月詩社、盧溝書畫藝術研究院,組織老同志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書畫作品展覽、文學創作征文、文藝演出、娛樂健身比賽等活動。為弘揚和傳承豐臺傳統文化,編輯出版了《豐臺風情古詩詞》、《豐臺風情詩詞》(近代篇)和《盧溝吟》--紀念盧溝橋事變70周年專輯。同時,加強與街道和社區的聯系,發揮16個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和各社區活動站(室)的作用,將有組織的活動和自由活動相結合,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有益于老干部身心健康活動,進一步推進社區"四就近"服務工作的開展。2007年,在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中,我們突出"真情奉獻迎奧運,共建和諧樂晚年"這個主題,通過開展為"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綠色奧運"做貢獻征文活動,舉辦愛國主義電影周展演,組織抗戰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召開座談會,舉辦"以史為鑒、振興中華"老干部文藝演出,舉辦老干部紀念盧溝橋事變70周年書畫展,成立盧溝書畫藝術研究院等活動,為我區老干部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搭建活動平臺,引導老干部自覺為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
三、針對個性需求,創新組織形式,扎實開展離休干部問需服務工作
區委老干部局針對離休干部整體進入"雙高期",個性需求凸顯的現實,專門設立離休干部問需服務工作小組,以高齡、空巢、長期生病生活不能自理、去世離休干部遺屬等為主要服務對象,深入老干部家中、老干部居住地所在街道、社區,宣傳老干部工作方針政策,通報全區老干部工作及市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征求老同志對老干部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解答老干部提出的問題。同時,加強與老干部原單位及居住地社區的聯系,協調解決老干部面臨的困難,扎實開展離休干部問需服務工作。問需工作小組還通過參加老干部黨支部活動,發放愛心聯系卡,建立與老干部聯系臺賬等方式,了解老干部實際情況和現實需求。問需服務小組在建立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已深入到190余位老干部家中進行了走訪慰問,發放各種學習材料300余份,解答老干部咨詢問題60余個,發放愛心聯系卡1200余張,為老干部協調解決實際問題十余件。離休干部問需服務工作小組不僅成為加強與老干部聯系的補充,同時成為反饋老干部需求的橋梁和紐帶,實現了以"事"為導向的重點聯系模式向以"需"為核心的普遍聯系模式的轉變,受到老干部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