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學習型黨委機關干部心得體會

時間:2022-03-01 08:43:00

導語:建設學習型黨委機關干部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學習關系一個城市的興衰成敗

當今世界,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產業發展、經濟繁榮與科學技術進步、創新能力的提升,與學習之間的關系,從來不曾像今天這樣緊密。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方興未艾。知識總量呈幾何級數增長,知識更新速度大大加快,近50年來人類社會所創造的知識比過去3000年的總和還要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埃德加富爾先生預言:“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所以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英文翻譯“瞬息萬變”是thechangeseverynanosecond納秒,即10-9),與年俱進不行、與月俱進不行、與日俱進也不行,要與時俱進,也就是要分秒必爭。

縱覽中外歷史不難發現,善于學習,不斷汲取人類社會發展的有益成果,始終是一個民族和國家興旺發達的強大動力。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俄國沙皇彼得一世身為一國之君,卻甘愿以學生身份遍訪西歐諸國,尋師問道,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他的“不恥下問”雖然激起軒然大波,卻為守舊的俄國帶來蓬勃朝氣,大大改變了俄國的落后狀況。

德意志民族的學習精神也是值得稱道的。雖然希特勒上臺后大搞文化專制主義,大肆清除“非德意志文化”,蓄意制造民族仇恨,掀起了排猶、殺猶的黑色風暴。但戰后,有良心的國家領導者,深刻地反省歷史,虔誠地謝罪,主動地清除法西斯文化和專制主義的孽源、禍根,承續了民族的好傳統,廣學博取,學習世界上一切先進的東西,汲取了各民族之精華,僅僅30年就在廢墟上建成世界強國。

日本民族自古就以好學著稱。公元646年的“大化革新”時,日本正處于封建社會初期。他們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大舉學習中國的唐朝。日本人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唐風時代”。“唐風時代”是日本發展最好的時期之一。但是,日本真正的快速崛起是“明治維新”時期。實際上,明治維新的第一步就是從學習開始的,特別是二戰后,除所擁有的大海、石頭和廢墟,沒有多少優越的物質條件,復興與崛起靠的就是日本民族自強不息的學習與奮斗精神。

而素有民族大熔爐的美國,是一個由大小一百多個民族組成的移民國家。為了美利堅的“永恒生存”和“頂天立地”,建國后第一要務是開展全民性的學習。教育是國家法定的責任,學習是公民的法定義務。美利堅強起來、富起來,都是同“薈萃精英”、“收購知識”、“培育智慧”分不開的。

中國發展歷史上朝代的興衰、城市的起落都是與學習相關。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來看各個城市的發展有快有慢,有興有衰。有不少當年改革開放之初到經濟特區學習的城市,今天發展得比經濟特區還要快還要好。實踐已經證明并繼續證明學習關系一個城市的興衰成敗。

二、先學、善學是特區城市特有的品質

今年是**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回眸**30年的發展歷史,可以說就是一部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的歷史。1980年在鄧小平的倡導下,中央決定在廣東深圳、**、汕頭,福建廈門等設立經濟特區,作為改革開放“中國第二次革命”的“突破口”、改革的“試驗田”和“窗口”,

(小平指出:“特區是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在全國“先走一步”。從特區開始,中國向世界敞開了博大的胸懷;從特區開始,啟動了新時期中國邁向經濟騰飛的第一步。這“試驗田”、“窗口”就是知識和智慧的集聚,要“先走一步”首先就要先學一步,多學一些,才有先行先試的底氣和力量。1982年9月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命題的同時,指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1992年鄧小平在南巡談話中明確地說:“特區姓社不姓資。”“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這就賦予了經濟特區率先學習的任務和特質。**人牢記小平的教導,努力學習、銳意改革、勇于創新,敢為天下先:成為創辦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的城市,第一個創建中外合作經營酒店,第一個國際賽車場,第一個帶有飛行表演的國際航展,第一個獲得聯合國“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范例獎”,第一個重獎科技人才,第一個跨境工業區的城市。這些“第一”無不是特區人先學、重學、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結果。

三、特別能學習是實現**城市理想的迫切需要

當前各地區、各城市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調整不合理的產業結構,提高質量效益需要創新;突破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實現節能減排需要創新;實現城市又好又快發展的競爭之源來自創新,創新之源來自學習,作為特區城市要先行先試,建設生態文明新特區,科學發展示范市就是要有特別之為,特別之為就是特別能學習。

**要建設學習型城市,首先要通過發揮黨校作為培訓和輪訓黨政干部的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政府,從而引領社會建設學習型組織;其次,按照分級、分類和全員培訓的要求,整體推進黨政干部的培訓工作。把教育培訓的普遍性要求與不同類別、不同層次、不同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結合起來,注重培訓的針對性;第三,通過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政府,引領社會建設學習型城市。以創建學習型機關、學習型社區、學習型企業、學習型學校、文明市民學校等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黨的創新理論、世情、國情、省情、市情的形勢教育,形成關注大勢、愛國愛市的良好風氣;通過開展讀書沙龍、知識演講、公益性講座,捐贈圖書等活動,形成知書、讀書、品書的愛書氛圍;結合**發展目標,進行不同部門、行業、崗位練兵、業務比賽等,寓建設生態文明新特區、科學發展示范市、《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橫琴總體發展規劃》的學習教育于其中,形成**特區城市發展理想廣泛宣傳于市民之中,并在參與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深入民心;注重聯系群眾身邊事例,運用群眾的語言,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找準群眾關心的問題,推動科學理論與創新知識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企事業單位;借助現代化的宣傳手段,各部門各單位及街道社區,借助局域網、手機短信、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開展知識宣傳,使**形成濃厚的學習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