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設計范文
時間:2023-04-05 21:32: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家居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玻璃是人類歷史所提供的最古老,最迷人的材料之一。它脆弱而耐腐蝕,牢固而輕便。從5000年前到21世紀,從美素不達米亞、羅馬、拜占庭、威尼斯和波西米亞、Tiffany和加勒,以及格羅皮烏斯到柯布西耶,玻璃令人驚奇的蛻變。在沒有玻璃的時代,窗戶外面的世界是模糊的;玻璃出現之后,人們便可以在空間內和自然分享風景。玻璃可以說是人與自然爭奪空間最好的武器,它用在家居中才真正使家融入自然,回歸自然。
玻璃在室內空間裝飾中無處不在,背景墻、隔斷、吊頂、屏風………啵璃原料經過中空、夾層及鋼化處理,具有保溫、隔音、抗擊防震,且無塵、無霜等特點,可以廣泛應用于家居中。表現方法為:雕刻,瀝線,彩色聚晶、乳玉、凹蒙、物理暴冰、磨沙乳化、熱熔,貼片等。以前玻璃多半用于采光隔斷,在裝飾用途上僅僅是輔助材料,現在玻璃的使用無形中替代了很多材質。特別是幾乎所有的室內家具都可以用玻璃來制作,經過特殊處理,玻璃以多種形式出現。例如噴砂玻璃用科技工藝使玻璃表面造成侵蝕,從而形成半透明的霧面效果,具有一種朦朧的美感,主要用在表現界定區域卻互不封閉的地方。如在餐廳與客廳之間,用噴砂玻璃制成一道精美的屏風。鑲嵌玻璃能體現家居空間的變化,它可以將彩色圖案的、朦朧的、清晰的玻璃任意組合,再用金屬條加以分隔,合理地搭配創意,呈現出不同的美感。
玻璃具有易清潔,不受溫度濕度影響,不易磨損的多重性能,使用上大到分隔空間,小至點綴邊角。玻璃裝飾品如花瓶、臺燈、燭臺等裝點精致生活,使家居多了幾分輕靈、晶瑩。如果用心布光,讓輔助光線從玻璃擺設下面泛上來,更能突出玻璃的質感。內斂而又炫目,冷酷而又平滑,這就是玻璃所能表現出的魔力。玻璃的魅力不僅僅因為它得天獨厚的透明材質,更來自內在的優雅。現在,就像建筑師以戲劇性的手法將玻璃應用于建筑一樣,家居設計師也能在科技的幫助下讓任何室內家具都成為透明色。現代人對家居的裝飾越來越講究,玻璃的表現力受到人們青睞。金屬和玻璃通常被稱為是現代設計的兩大手法,用白、灰、或銀色的金屬和玻璃搭配,符合流行趨勢。國外裝飾玻璃的應用甚至發展到教堂。不僅在造型上呈現大膽和前衛,就連建筑中也運用了過百平方的玻璃,其獨特的神秘感吸引了大量游客。
二、玻璃家居新銳
玻璃家居中的新銳分子主要有琉璃、彩色玻璃、魔潔屏幕玻璃甚至是發電玻璃。琉璃是在玻璃中運用金屬元素后的產物,它的色彩艷麗、鬼魅,具體的可以用于門把手,也可以用琉璃磚砌成墻起到隔斷的作用。彩色玻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家庭中,它通過電腦分色,顏色更加純正,更重要的是這種玻璃會說話。如果將紅色的玻璃用在臥室,感覺會很嫵媚,同樣淡藍或淡綠的玻璃用在陽臺或客廳,感覺到的則是清新自然。魔浩屏幕玻璃和發電玻璃屬于高科技產品。前者在斷電時是透明的,在通電之后便會變成一面幕布,玻璃另一側的情形就會變成一個秘密,而且可以通過控制電流的大小調節玻璃的透明程度,同時在它變得不通透時,還可以作為投影儀的屏幕使用。后者是利用太陽對玻璃的照射發電,從而節省能源。
玻璃的透明本身就帶有藝術觀賞性,人們從透明的外表可以清楚地看見內在的陳設器皿,一切都是那樣生動典雅。玻璃家具的出現,讓人們在無形中又一次與藝術結緣,讓人與裝飾物對話,在空靈、明朗、透徹中演繹一種現代的浪漫風格。
三、矛盾特質的集合體
“玻璃現在正被應用于更加廣泛的設計領域里,甚至是一些你從未想象過的地方。”蒂娜?馬芙妮說。她是網上家具修理商店Go Modern的合伙人之一,接觸過提出各種古怪改造要求的顧客。藝術家杰夫?貝爾也有同感:
“顧客們變得越來越勇于嘗試。”他位于倫敦的公司Glasscasts接受各種玻璃制品的預訂,包括浴缸、洗池甚至整個盥洗室。
“那些在全世界拔地而起的全玻璃包圍的摩天大樓正在極大地影響著人們對于室內設計的觀念。”大衛?愛博鮑姆是玻璃家私專門店Greenapple的管理總監,他說,“我們都想要在室內獲得更多的陽光,而透明的玻璃家具正好能夠滿足這一點。玻璃的特質還能讓人感到安慰。我有一張來自越南的小咖啡桌,我總是不經意地盯著桌面的玻璃看上好久。說不上為什么,但看著玻璃總是能讓人感到某種放松和愜意。”
沒有人會比法國設計師讓-馬里?馬素德(Jean―MarieMassaud)更懂得玻璃的妙處了。他設計的玻璃沙發以它獨到的透明構造在去年的米蘭家居展上獲得了巨大成功。意大利建筑師皮耶羅?里索尼(Pl’ero Lissoni)為Boffi設計玻璃浴室。
設計鬼才卡里姆?拉希德(Karlm Rashid)為Tonelli設計的玻璃家具系列以及基諾?卡洛洛(Gino carolIo)為法國品牌Ligne Roset最新設計的玻璃桌系列,無一不在展示著玻璃難以忽視的懾人魅力。
四、高科技賦予更多可能
玻璃能夠以各種奇妙的形狀呈現在人們面前。蒂娜?馬芙妮補充說:“彩色玻璃、極度透光玻璃、瓷化玻璃都不在話下,你甚至可以讓酸洗處理過的玻璃呈現出羊皮紙的效果。不論是蝕刻、水磨或是鏡面玻璃,這些效果都在刺激著設計師對玻璃制品的無限想象。高級分層玻璃的發展也為設計提供了更多可能。”可能性沒有疆界。卡洛?山坦布洛吉歐說道,他在米蘭擁有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玻璃設計公司Santambrogiomiiano。“我們可以給你造一幢全玻璃的房子,包括里面的所有家具都可以做成玻璃的。”
篇2
關鍵詞中小戶型;室內裝修;家居設計;空間
中圖分類號TU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671-(2012)041-0201-01
關于中小戶型在室內設計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基于本人多年來的設計體會與研究,具體總結如下。
1空間尺度的把握
現代家居室內設計越來越強調設計的簡潔化,“簡潔”的設計思想有著深刻的美學根源,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周圍的事物產生了越簡潔越輕松的感覺。中小戶型由于空間所限,簡潔明快和空間感的強調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從空間布置來說,中小戶型的房間盡量不要做吊頂,如果需要隱藏一些明線的話,也只能做局部吊頂,并且造型越簡單越好。充分考慮如何做到局部空間的利用最大化,比如,可在床頭上方與兩側安置儲物柜,這樣既解決了小空間的收納問題,同時還增大了活動空間。利用家具的多功能用途,將空間布局與家具擺放相結合,以達到擴大使用空間的效果。如在一些只有一室的小戶型中,通常客廳、餐廳、臥室是難以準確區分的,通常各功能分區均布置非常緊密,這時候合理選用多用途的家具就會起到極好的效果。比如,可以把餐廳設計成具備多功能性的空間,通過多種用途的餐桌可讓餐廳有時候充當餐廳,有時候又充當書房等。不要忽視一些不規則的邊角地帶的空間利用價值,如:可以用一些合適的布藝儲物盒掛件填充空間,在墻上釘上掛鉤吊掛東西等。
巧妙的運用統一和對比性,如家居內的各組成部分,如墻面、窗戶、床單、椅套等,如若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圖案,這樣會讓人忽略空間的限制、邊緣和墻的邊界等,從而使人感覺空間不再狹小。另一方面,合理運用黑白灰的層次感、通過適當的彩色墻繪等手法可以有效的增強空間立體感。注意:不宜選用過多材質和色彩處理,可在基本色的基礎上進行有節制的變化是明智
之舉。
2裝飾材料的應用
中小戶型裝修材料的選用上,可以巧妙的選擇通透或半通透的材料,借以提高室內空間的亮度。鏡子有妙用,鏡子有擴大空間、增加深度的視覺效果,而其平滑光亮的表面,可造成水晶般的室內空間效果。但鏡面等通透材料也不宜過度使用,以避免使人產生眩暈等不適感。
材料的尺度、線型、紋理,對裝飾效果也會產生影響。就尺度而言,材料的大小尺寸應適中,符合一定比例。例如,瓷磚的選擇。現在許多業主以為,瓷磚規格越大,越顯高檔。這是沒有“量體裁衣”的表現。其實根據視覺對比的原理,瓷磚規格的大小應根據所處空間的尺度來確定。比如如果在小戶型的地面上鋪砌300×300 mm的仿古磚,價格既低廉,又富于質感。就紋理而言,要充分利用材料本身固有天然紋樣,圖樣及底色等的裝飾效果,以求在裝飾中獲得或樸素或淡雅、或高貴、或凝重的各種裝飾氣氛。就線型而言,在某種程度上應將其視作建筑裝飾整體質感的一部分。例如,用鋁合金壓型裝飾板裝飾外墻面,可以獲得具有凹凸線型的效果。
中小戶型的居室通常受建筑格局影響,房間開間較小導致外窗采光面較小,所以通常顯得昏暗狹小,家居裝飾整體色調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家居色調的選擇,在結合自身愛好的前提下,優選淺色調、中間色作為基調。這些色彩具有擴散和后退性,給人感官清新開朗、明亮寬敞的感受。通常,淺米、乳白、淡綠、淺紫等色系比較適宜小戶型。通過搭配一些深色的飾品和家具等,起到跳躍色彩的作用,從而避免淺素色基調可能帶來的單調,同時這些深色的家具和飾品還有收縮視覺的效果。一般來講,深沉而壓抑的色調給人以縮小空間的感覺,所以最好避開這類顏色。如果非要用這類色調的話,也要通過一些表面光亮度比較高的材質來裝飾,甚至直接用些鏡面材料。還要注意,房間內各裝飾部位的顏色種類不能太過復雜,否則會造成視覺上的壓迫感。通常來說,和諧一致的色調,往往可以達到開闊空間的視覺效果。
3家具、飾品的選擇
一般來講,家具和擺設等是要精選的,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則。通常,那些造型簡單、質感輕、體量小巧的家具,尤其是那些可隨意組合、拆裝、收納的家具比較適合小戶型。
家具的形式,尺寸,顏色,擺放位置對中小戶型家居的使用效果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中小戶型家居的飾品同樣要遵循“少而精”的基本要領。一般為了營造簡約的裝飾風格和便于清潔,家具大多平滑,方硬,適當的植物和軟織物飾品能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切忌不要用太多的有花紋或色彩跳躍性大的壁紙,花布類飾物,不要用笨重粗大的陶器瓷器裝點空間。窗簾最好是圖案簡潔的淡色窗簾,輕紗的質地或上下拉動的羅馬簾、百葉窗是首選。桌面或墻上的裝飾品太多了容易造成雜亂的效果,在墻壁上掛上稍大一些的風景畫能起到很好的拓展空間的作用。
4結論
由此可見,中小戶型在進行家居裝飾時,巧妙合理地運用材料的質感、線型和色彩,能夠發揮出更好的裝飾效果。在注重家居裝潢的溫馨氣氛的同時,利用裝飾材料的性質和不同裝修方式,營造更加立體的空間視覺效果,對居住者的心理情緒也能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彭敏.小戶型家居的空間設計[J].藝海,2009.
篇3
關鍵詞:視錯覺;作用;空間
所謂視錯覺,顧名思義,即視覺系統的錯誤感覺,通常是指人們通過視覺感知外部世界的一種知覺狀態,是人在觀察物體時,由于環境及其條件的不同,以及某一些光、形、色等各種因素的干擾,加上由于心理或者生理因素所造成的對物體的形狀、線條及色彩等的產生了錯誤判斷。例如,我們把兩個不同大小的桶裝上水,小一點的桶裝滿水,大一點的桶裝的水量和小桶的一樣多,但是看上去卻只占用了大桶的一少部分容量,當人們不了解桶里面的水有多少時,用眼睛去觀察,自然而然會覺得小桶里的水較多,并且大多數的人,當拎起兩個桶時都會說小桶重。他們之所以會判斷失誤,是因為看見小桶所裝的水比較滿,所以覺得會重一些,實際上兩個的重量是一樣的,這就是視錯覺現象。這是一種無法避免及普遍存在的特殊視覺感受,這種錯覺現象千變萬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室內其錯覺現象主要可以分為:色彩錯覺與形象錯覺。
1色彩錯覺
色彩錯覺主要是由于色彩的對比和色彩的空間混合而產生的。具體包括:色彩溫度的視錯覺、色彩文化的視錯覺、色彩殘像的視錯覺、色彩對比的視錯覺、色彩重量的視錯覺、色彩大小的視錯覺、色彩距離的視錯覺。例如在較寒冷的地區,增添紅色、橙色,能給人溫暖感,在海洋館、科技展覽等科技文化中,人們往往會運用藍色等較深的色彩。其實顏色的本身是沒有溫度,文化等屬性,因為不同色彩的對比組合,形成了視覺上的色彩錯覺感,傳遞給人們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實際生活中,建筑空間的設計局限性較大,空間的大小高低大同小異,人們個性化的追求,使得對空間的再設計越來越苛刻,例如空間太大或太高會使人沒有歸屬感,空間太小會使人產生擁擠感,空間太低會使人產生擁擠感。想要在相同空間里表現各具特色的居室設計,只有充分運用形象視錯覺設計方法來重塑室內空間,以便達到不同人群的要求,這就要求在設計中要注重以下幾點的運用:
(1)利用燈光視差的視錯覺來調節空間。在家居設計中,燈光的布置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燈光不僅可以和其他裝飾物相得益彰,更可以和整個空間的設計相輔相成,而在不同的空間中,我們得利用不同的燈飾,來打造不同的視覺效果。例如,在臥室中,我們應選擇眩光少的半透明及深罩型的燈具,燈光的顏色也最好為橘色、淡粉色等中性色或是暖色,因為臥室是主人休息的私人場所,這種燈光效果不僅可以使主人減壓,而且更有助于營造舒適溫馨的氛圍。除了臥室的主燈外,我們還應當選擇臺燈、地燈、壁燈等燈具,因為直接照明能夠使較大的空間變“緊湊”,而間接照明如壁燈等,能夠使窄小的空間顯得寬敞,這樣可以起到局部照明和裝飾美化小環境的作用。而客廳不僅是一家人共同的活動場所,并且也是主人品位與風格的一個重要表現,因此客廳的照明燈具的選擇,不僅要展現主人的品味與風格,同時也應與其他家具相協調,營造出良好的會客環境和家居氣氛。在客廳主燈的燈具選擇上,我們應選擇大一些的多頭吊燈。
(2)利用裝飾物色彩的視錯覺使空間變大。在家居設計中,色彩的處理是一種明顯效果的裝飾手段,不同的色彩能夠賦予不同的溫度感、重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例如,紅、橙、黃等顏色能使人感覺溫暖,而藍、綠、白等顏色則使人感覺寒冷。高明度的色彩能夠使人感覺擴大,而低明度的色彩則使人感覺縮小。暖色調使人感覺凸出,而冷色調則使人感覺后退。除此之外,色彩還具有重量感。耀眼的暖色調使人感覺重,而淡雅的冷色調則使人感覺輕。正確利用色彩所具有的特性,可使小面積的房間在感覺上比實際面積要大得多。 因此,墻壁、窗簾、家具的顏色應使用高亮度的淡色系做主要裝飾色,使得居室空間顯得開闊,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
(3)利用裝飾畫使空間變大。裝飾畫不僅可以突顯主人的品味,同時還能夠增加空間的景深,使室內空間顯得“敞亮”。在空間狹小的房間中,我們可以選擇層次豐富,色彩淡雅,透視感強的風景畫或者風景照片,尤其是布滿整個墻面的風景畫,其視覺效果會讓人們的眼睛因為沒有視覺中的感覺,從而使得空間特別開闊。但是同時我們也要注意要把畫掛在光線能從側方射來的墻上,因為這樣可以使畫面的主體突出,并使其立體感增強。當然,所謂裝飾畫不僅僅只包括代表著富有色彩的畫面的裝飾物,同時也還包括能夠反射事物的鏡子。例如,在狹長的房間里可利用室內的一側墻面,在墻壁上鑲上一大塊鏡面來反映室內景物,這樣能使房間顯得寬敞、鮮明且又生動。
2形象錯覺
形象錯覺是通過各種不同形象之間的對比,在室內空間里形成錯覺感,使原本不滿足人們要求的事物在形象錯覺下,達到想要的居室表現。雖然形象錯覺的范圍較為廣,但可具體包括為:線條的長短錯覺、面積的大小錯覺、角度的大小錯覺、殘像錯覺、橫輕豎重的錯覺、遠近錯覺、分割錯覺、面積錯覺、對比錯覺、位移錯覺和高低錯覺。在現代家居設計中,通常我們會通過運用以下幾種形象錯覺的方法來改善家居環境:
(1)降低家居的高度使空間變大。一般而言,我們所居住的房間為三米,面積為十五平方米左右合適。但如果建一個層高三米,面積為二百平方米的會議室,則會使人產生強烈的壓抑感,甚至會引起人們的不安,這和空間相對的尺度大小和頂棚材料的重量感所引起的下墜傾向有關。假如我們的居室高度又矮,面積又小,人們總是想讓它顯得大一些,以便獲得更多的視角空間,減少壓抑感。常見的辦法就是選擇低矮的家具,盡量不遮擋四周的墻面,這樣便會給予人屋頂較高的感覺了。
(2)增加墻體的利用率使空間變大。由于人口數量的遞增和房價的日益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小空間小戶型的房屋。可是房間的空間較小容易產生擁擠感,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考慮選用上下重疊的組合家具,放置時盡量貼近墻壁,以充分利用室內的邊角面積,使得室內形成較大的空間,也可以把房間布置成為簡單精致的式樣,所選購的家具應以小巧精致為宜。
(3)利用劃分的作用使空間變大。巧妙地布局劃分,能夠使狹小的空間“變為”敞亮的大房間。我們可以運用巧妙的線條的視錯覺來改善空間,因為線條會給人帶來一種延長長度的視錯覺,也會帶來房間“擴大”或“增高”了的感覺效果。例如在面對房屋低或矮的居室時,我們可以選用垂直的線條或者細碎圖案的墻紙,一直貼至天花板,這樣便會產生空間增高的感覺。
3結論
隨著時展,家居空間呈現的多元化藝術化趨勢,這就對設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擺脫固有的傳統設計思想的束縛,充分利用視錯覺等心理學及設計手段相結合的方式,來改善家居設計中的缺陷與不足,更好并全面的發揮設計元素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盛璜.人體工程學與室內設計[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2] 鄧背階,陶濤,孫德彬.家具設計與開發[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3] 張福昌.視錯覺在設計上的應用[M].北京輕工業出版社,1983.
篇4
在國外,設計界流傳著“沒有中國元素就沒有貴氣”的概念,所以,早在幾年前,中式文化就在西方大行其道了。只不過。那時僅限于裝飾,最典型的就是在西方裝飾風格背景下,混搭一兩件中式家具或裝飾品。這幾年,這樣的搭配已經不能滿足外國人對中式的喜愛,于是外國設計師又利用中式元素創造出很多家具,在家居氣氛的營造上,也借鑒了中國的傳統。
LouisVuitton(路易?威登)曾孫,收購的Hugue sChevaIler(HC28)在世界各地為clubmed的奢華度假酒店擔任室內設計的FrancoisChampsaur,對HC28要融合東西方文化的命題十分著迷。他說,“歐洲的節奏是緩和而穩定的亞洲的節奏是充滿激情的,怎樣的設計可以讓老歐洲的感覺有所突破,讓亞洲的激情眷顧傳承,同時達到從傳統到現代的進化?
法國Roche-Bobois羅奇堡,也在其家具中大量吸收中國文化元素,并提出:東方精神+現代時尚=國際時尚。將中式的玫瑰椅改成其PaimBeach單人沙發椅,將中式的四柱床改為Verona床。
而伴隨著米蘭國際家具展“極簡主義”的腳步,世界家具設計在古典奢華風格中突破自我,實現了完美的融合。以傳統手工藝起家的中國家具也在文化復興中向世界嶄露頭角。中國五千年歷史的家具文化得到重新回歸,中國元素也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設計界。
中式家居是種必然的潮流,特別是奧運會之后,中國的國際地位和知名度都有很大提升,中國文化也越來越被人們熟悉,接受。深遠古老的智慧終于被人們所知曉、認同,中式風格一定會有一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古意盎然vs歐式新古典
篇5
多蘿泰在法國斯特拉特設計學院受訓,在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學習玩具設計。在巴黎工作了5年之后,在其第一個項目一一巴黎處方雞尾酒俱樂部( PRESCRIPTIONCOCKTAIL CLUB,圣日耳曼德佩區)的室內設計一一勢頭的帶動下,時年27歲的多蘿泰創立了她自己的設計工作室。這個名為CHZON的多功能事務所在2009年的夏天開張了。帶著鉆研的精神,多蘿泰總是在尋找新的流行趨勢,她能夠從身邊的各種東西上獲得靈感,尤其是裝飾界的大咖們,如瑪德琳·卡斯坦( MADELEINE CASTAING)、桃樂茜·德雷帕(DOROTHY DRAPER)、佛那提賽(FORNASETTI)、大衛·希克斯(DAVIDHICKS)、吉奧·龐蒂(GIO PONTI)、查爾斯(CHARLES)和蕾·伊姆斯(RAY EAMES),以及弗朗索瓦-澤維爾·拉拉尼( FRANCOIS-XAVIER LALANNE)。
多蘿泰總是希望盡可能近距離地與匠人合作,以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物件,凸顯手工造物的魅力。室內裝飾家、細木工、大理石匠及其他個中專家的專業技能都能夠幫助多蘿泰創造出獨特而永恒的、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裝飾。她總是不知疲倦地從雜貨店、跳蚤市場網羅各種帶有回憶的裝飾物,隨后她再用些許幽默和戲謔加以闡釋。最終,她會給這些充滿歷史感的裝飾加上少許現代元素,選材通常來自一些小工藝品收藏。多蘿泰并不刻意尋求創作專業度極高的裝飾,而是有著真實的個性的地方,一個清凈的氛圍和環境,可以讓人們前來交流、分享和發現。
多蘿泰在巴黎設計的場所當中,有第十區的PARADIS酒店、PINSON咖啡館,第一區的牛肉俱樂部、舞廳和垂釣俱樂部,第一區的MOJO.以及第六區的COMPAGNIE DESVINS SURNATURELS葡萄酒吧。此外,她還在倫敦、紐約和伊比沙島做過室內設計。一間酒店以及無數的酒吧和餐廳,幾乎沒有相同之處,卻能營造出相同的氛圍。
在她最近完成的項目中,多蘿泰剛剛完成的皮嘉爾大酒店(GRAND PIGALLEHOTEL)位于巴黎的第九區,于2015年三月開業,她負責從家具到標識的設計。還有一間位于倫敦肖爾迪奇區(SHOREDITCH)的名為LE JOYEUX BORDEL的雞尾酒吧,也已于4月底開業。位于巴黎的第二區的4星級酒店——BACHAUMONT5月份開業。此外,她受邀設計的第九區PANACHE酒店也將于10月開業。
巴西設計師薩尼尼(ZANINI DEZANINE)獲評2015年MAISON&OBJET美洲展年度設計師。
薩尼尼1978年生于里約熱內盧,在家鄉的天主教研究所學習的工業設計。薩尼尼的父親何塞(JOSE ZANINE CALDAS)是一位設計師及建筑師,曾經與奧斯卡·尼邁耶(OSCAR NIEMEYER)合作。可以說,蔭尼尼是看著父親做建筑、雕塑和設計長大的。
薩尼尼從塞爾吉奧·羅德里格斯(SERGIORODRIGUES)那里接受的訓練,在他的幫助下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并于2002年從天主教大學獲得工業設計學士學位。一年后,薩尼尼全情投入到用從拆遷站回收來的物品制作大規模生產的木頭制品。從2005年開始,薩尼尼開始從事生產一個全新的工業家具系列,選材包括來自受控林地的木材及其他,如塑料、甲基丙烯酸酯、金屬等。從那時起,薩尼尼獲得過巴西乃至世界級的最具聲望的設計獎項,包括IF、IDEA/BRASIL在內。
2011年,薩尼尼創建了同名事務所——STUDIO ZANINI,聚合了設計師所需的不同的創意環境(事務所、辦公室、實驗室、展廳),讓他能夠充分開發各種項目。
因著對里約熱內盧港口偉大復興和城市發展變化,以及2016年奧運會將給城市帶來的活力的預期,薩尼尼工作室視其為發展的契機。
薩尼尼的職業生涯中曾經與柏秋納·弗洛(POLTRONA FRAU)、卡佩里尼(CAPPELLINI)、SLAMP(意大利燈具設計品牌)以及TOLIX(法國家具設計品牌)。他的作品還曾在紐約藝術設計博物館(MUSEUM OFARTS AND DESIGN)和2015米蘭國際設計周上展出。
如恩設計(NERI&HU)獲評201 5年MAISON&OBJET亞洲展年度設計師。
郭錫恩1965年出生于菲律賓,先后在啥佛大學和伯克利大學學習建筑,在伯克利求學期間認識了胡如珊女士。兩人合作前,郭錫恩在亞洲負責過多個項目,為紐約的多個建筑事務所工作。
胡如珊1968年出生在臺灣,先后在普林斯頓大學和伯克利大學學習建筑。隨后在普林斯頓、紐約和圣弗朗西斯科和多位建筑師共事過。
2002年,兩人前往上海為美國建筑師邁克爾-格雷夫斯工作,此前他們在香港大學建筑系授課。2004年他們在上海創立NERI&HU如恩設計研究室,從事國際建筑和跨學科設計的研究,并開設《設計共和DESIGNREPUBLIC》概念店。
如恩設計的業務范圍包括建筑、經營規劃和圖紙設計,獲得多項國際大獎,包括AR HOUSE AWARDS,AR AWARDS新銳建筑師,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和FESTIVAL INSIDE AWARD。位于上海的如恩設計身處現代喧囂的中心,從一開始,文化、歷史和城市的大環境就作為他們每個項目的出發點。
在探索的基礎上,如恩設計不想堅守一沉不變的風格,而是希望他們的作品體現經驗、細節、材料、形式和光之間的積極互動。
他們合作過的品牌包括MOOOI,BDBARCELONA DESIGN, MERITALIA, LEMA,PARACHILNA, CLASSICON, GANDIABLASCO, STELLAR WORKS, SWAROVSKI。
郭錫恩和胡如珊是WALLPAPER雜志2014年的年度設計師,并受邀參加2015年科隆國際家具展。
日本NENDO設計工作室的創始人佐藤大(OKI SATO)獲評2015年的M&Ol月巴黎展年度設計師。
佐藤大,1977年,生于加拿大多倫多,2002年,畢業于東京早稻田大學建筑系,取得碩士學位,早期做過一些建筑設計。2002年,他去了一趟米蘭家具展,在那里看到好幾位知名建筑師跨界設計的家具,對他們開發和前衛思想油然起敬。回到日本之后,就開始琢磨如何跨界設計其他產品。也是2002年,佐藤大在東京創建了NENDO工作室,他的產品設計之旅正式開啟。2005年,他在米蘭建立了NENDO工作室。與此同時,NENDO工作室及其設計的產品也在業界聲名鵲起,在日本當地和國際設計舞臺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NENDO工作室設計的產品成了國際展覽上不可或缺的展品,自2003年至2014年,米蘭家具展上都有NENDO工作室的產品,2014年,佐藤大在米蘭家具展上與全球20個品牌合作。2011年,佐藤大成為除著名工業設計師喜多俊之以外,唯一在米蘭設計周期間舉辦個展的日本設計師,此次展覽主題為“椅子花園”。嚴格意義上講“這次展覽是以NENDO之名舉辦的,并不完全算是佐藤大的個展,但對于從日本到意大利的各大媒體來說,NENDO就是佐藤大,佐藤大就是NENDO”。除此之外,斯德哥爾摩家具展、巴黎家居裝飾展等,更是佐藤大及NENDO工作室時常參與的展會。
篇6
前不久剛獲得科幻屆諾貝爾雨果獎的劉慈欣在他獲獎作品《三體》中就描述了人們在未來兩百年的家居環境上的智能運用。那時的人們不管在家里的任何角落都可以在墻壁上上網生活娛樂,商業交易,操作家居環境變化,乃至控制正常起居,出行等等,在那時代都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智能全自動的“智能家居”。回到當今雖沒有像未來的科技水平,但現在的人們也在想方設法創造出更加舒適、方便、美觀優雅的生活空間,家居空間設計便不僅是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正因為現代家居生活不僅要求傳統意義上的舒適美觀,更重要的是生活節奏的加快,網絡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更要求家居活動要更加方便與快捷!在此基礎上科技與生活憧憬產生化學反應,“智能家居”的概念隨之孕育而生。所謂智能家居(英文:smart home,home automation)即是以住宅為平臺,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安全防范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性、舒適性、藝術性,并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智能家居的概念起源很早,但一直未有具體的建筑案例出現,直到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公司將建筑設備信息化、整合化概念應用于美國康涅狄格州哈特佛市的 CityPlaceBuilding,才出現了首棟的“智能型建筑”,從此揭開了全世界爭相建造智能家居派的序幕。
也許有人會說智能家居聽起來好像離我們好遠,一般的家庭肯定用不著也用不起,如果你這樣想的話,那么你就真的out了。其實好多智能家居產品都已經悄無聲息的來到我們身邊了,比如我們身邊習以為常的聲控燈,煙霧報警器,還有居家智能空調隨著周圍的溫度,濕度進行調節室內環境,甚至富裕的家庭還安裝有智能窗簾,根據室內外光線的亮度進行調控,進而保證充足室內采光,智能家居設計給我們帶來方便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那么有人又要說了這智能家居原來也就這么簡單?其實也不是。智能家居領域要比我們想象的復雜的多的多,這里面涉及的內容也很多很多,綜合性的設施與設計在這里要說也能說幾天幾夜,但基礎原理還在于各項數字信息整合智能處理的能力,以至于像前面所提到的“三體式智能家居”的時代是今后的智能家居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甚至是可以超越的目標!當今智能家居設計發展空間還有很多,我們能享受到的方便服務也不計其數。
回到現實,現在家居行業的許多設計方案也越來越趨向于智能家居所給人的方便進行設計,尤其在家庭無障礙設計,半公開半私密設計中,還有在多功能空間設計中表現得更為明顯!例如某電視臺的一檔免費家裝節目中的一些知名設計師在解決一些小空間大功能以及老人,孩子和殘疾人使用的無障礙設計中都有利用到智能家居設備。由此可見智能家居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無疑增加了更多實際價值,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乃至是帶動一個產業的新的活力點,增加新的利潤,開拓新的發展方向。暢想未來這種全面家居智能體系技術一旦成熟,并且普及到每家每戶,人們的生活方式都會隨之而改變,甚至改變整個世界!
智能家居從概念的提出到實踐已經有不少年頭了,然而同時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后,智能家居也沒能讓大眾普遍認識,也許這也基于國內的智能家居產業的發展不是太景氣的原因。在過去的時間里國內智能家居產業商和網上銷售平臺也對智能家居設計這項領域產生過濃厚的興趣,尤其像國美,海爾,格力這樣的國內知名品牌,還有像京東這樣的銷售平臺,他們之間都有過不同程度的結盟與合作,但終歸由于國內智能技術的實際情況,投入的研究費用又過高,還有各自利益的考量,加之產品的成本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從而使整體產業鏈結構松散,沒有形成一定規模,在國內也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力,所以我們就更加所知甚少了。相比國內智能家居產業的發展,國外(美歐)就好的多了,一是國外最先提出家居智能化的概念并早已實踐,理論與技術經驗積累也相對較多,中國則接觸較晚,因此國外整體智能家居行業發展一定程度上很超前了。
不過,隨著中國經濟這幾年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追求方便快捷的智能家居服務趨勢表現的越來越明顯。隨著就在前不久兩會上“互聯網+”概念的提出,促進了這一產業的快速發展,這一階段是傳統產業與互聯網時代結合共同發展的重要歷史機遇,更是智能家居設計產業發展的絕佳機會,對于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
篇7
天然速生植物編織是我國一項重要的傳統手工工藝,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被批量化的工業產品取代。因此,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工藝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天然速生植物的再認識,探討其在家居設計中的創新應用。以柳編工藝為例,在倡導綠色家居的理念下,將傳統手工藝與現代生活方式相結合,提出切實可行的設計方案。
關鍵詞:
速生植物 編織 家居設計 應用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5)04-0096-02
1 緒論
本論文主要探究內容為傳統速生植物編織在家居設計中的創新應用,從傳統速生植物編織中選取草編、柳編為主要研究對象,運用工業設計方面的相關研究手法使其創新應用于家居設計,設計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綠色”家居。
天然速生植物編織工藝即以天然速生植物――竹、草、藤、棕、麻、柳等進行編織的工藝,在中國歷史中源遠流長。天然速生植物編織工藝的發展得益于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與地大物博――可以用來編織的材料豐富多彩。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遍及我國南北各地的編織工藝已由純手工制作轉向半手工、半機械化生產,傳統產品與反映時代風貌的作品薈萃一堂,正煥發出無限的生命力,絕大多數廠家也十分愿意對產品的創新探索進行實踐。
2 天然速生植物材料及其工藝
主要用于編織的天然速生材料有草、麻、藤、柳、竹、棕等。
草編是利用各種柔韌草類植物進行編織加工的一種工藝,分布我國南北各地,主要是利用草莖、麥秸等草本植物為材料,技法有結、捻、搓、擰、盤、串等。草編工藝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具有使用功能的工藝品,筐、籃、席、墊、帽;另一部分是指具有形式美感的工藝品。如掛件、壁毯、花瓶、動物等。
麻編指以天然麻類植物為原料,加工成麻絲,經漂白、染色后編織而成的工藝品。技法主要有手工編織、鉤針編織等,圖案色澤鮮亮,立體感強,宜于編織成袋、簾、毯、罩等。常見的編織技法主要有編織和包纏,編織中基本的技法包括平紋編織、鉤編和勒編。
藤編是以藤類植物莖桿的表皮和芯為原料的編織工藝。其中藤編主要分為藤笪、藤席、藤織件、藤家具等四大類。充分發揮藤條柔軟、不易折斷的特點,多用于室內裝飾,風格古樸粗獷,富有天然情趣和時代氣息,在國際市場很受歡迎。
柳編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品之一,是以柳條為原料、輔以其他枝條進行編織的工藝。柳條柔軟易彎、粗細勻稱、色澤高雅,通過新穎的設計,可以編織成各種樸實自然、造型美觀、輕便耐用的實用工藝品。隨著產業不斷發展,產品不斷創新,更多新穎實用美觀的柳制品涌入人們的居家生活當中。
3 天然速生植物材料在家居設計中的應用
先秦《考工記》中提出的“審曲面勢,以傷五材,以辨明器”,指的是要根據材料的曲直和固有特性來進行設計加工,才能制造出有用的器物。家居產品的設計既要在功能上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又要在裝飾上符合人們的審美情趣。材料的視覺與觸覺效果是家居設計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將天然速生植物材料自身的肌理質感,運用到家居設計中,保留傳統手工編織的歷史特性,融入時尚元素,結合現代科技,不僅可以促進編織工藝的發展,也能為現代家居產品設計注入新的活力。
3.1 天然速生植物材料在家居產品中的構成形式
天然速生植物材料在經過加工后的主要形態為線型,多用材質堅韌的竹、藤作為產品的骨架,通過骨架來編織面層對其進行連接和覆蓋。也有將已編織好的面層釘到框架上,再進行收口。這種將框架與編織面結合的方式既可形成以面形為主的產品,也可在框架的基礎上編織成體塊型,采用以竹蔑、水葫蘆、棕櫚葉等較為細軟的材料作編織面,在保障牢固穩定的同時,增加了視覺和觸覺的舒適感。
3.2 天然速生植物材料在框架與面層中的應用
可以開發利用在家居設計中的天然速生植物材料有很多,主要為線型,在長度和力學性能上有差異。其中最長的為藤材,其次是竹材,其他材料如蒲草、水葫蘆,長度一般都在1.5米以內。竹和藤的粗細和長度適用于較大型的家居產品的框架部分,不同于實木框架,竹藤框架多由圓形構件構成,配以材料本身的紋飾,給人古樸清雅的感覺。在形體轉折處會產生相應的節點,在設計、生產過程中需要對這些節點進行處理,考慮平整性與結合強度的要求。而較為細軟的草葉材料可通過結、辮、捻、搓、擰、串、盤等技法,編織成圖案豐富的面型材料,用這種材料作面層,能有效提高家居產品的使用舒適性。
3.3 天然速生植物材料的表面處理
天然速生植物的本色被很多人所喜愛,通過自然材料紋理,縮短了人與家居產品之間的距離,有時也會為了使家居產品整體色彩一致,對天然速生植物進行表面處理和染色。天然速生植物表面處理方式多樣,竹、藤、柳條、水葫蘆等大部分天然速生植物都可以通過染色工藝,制成色彩豐富的家居產品。染色是染料溶液在速生材表面擴散吸附并向內部滲透的過程,也有僅將粉狀顏料附著于速生材料表面的做法,根據需要可附一層透明漆,使產品呈現所需要的各種色彩,提升其觀賞價值。
3.4 天然速生植物材料與其他材料的結合
材料是產品構成的基礎,材料的多樣性綜合應用是現代速生材家居產品區別于以往的一個重要特點。天然速生植物的某些材料特性限制了其在家居產品中的發展,為了提升家居產品的藝術效果,可適當將竹、藤、柳條等天然速生植物與金屬、玻璃、塑料等現代工業材料結合起來使用。例如采用木材或人造板材作框架,以天然速生植物編織作面層,木質部件與編織材料的結合給使用者帶來更多的視覺和觸覺的感受,同時保證加工可行,結構合理。也有蒲草、水葫蘆等軟質速生植物包裹金屬框架的方式,既增強了整體的穩固性,也提升了批量化生產的效率。天然速生植物與其他材料的結合,增強了家居產品的表現力,在視覺和觸覺上給人以生理和心理上的感受。與質感相似的材料結合能產生質樸典雅的效果,與金屬或玻璃及塑料等現代工業材料的結合,能在體現出時『弋感的同時,又不失樸實的個性。
4 成果展示
近些年出現了一種室內家居裝飾傾向,以田園風格為代表,提倡“回歸自然”,從美學角度上推崇自然美、環保以及健康的裝飾風格,折射出人們向往自然,渴望返璞歸真的意愿與心態。
在這些背景下,如果將柳編創新應用在家居設計中,創新出基于天然植物的編織技法而制作的“綠色”家居,在繼承發展傳統手工藝的同時也引領了一種“綠色生活”的概念。因此,探究柳編技術在家居設計中的創新應用,―方面繼承并發揚了傳統天然材料所具備獨特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和藝術潛力,另一方面迎合了市場需求。”柳編作為一門傳統生產加工工藝,融入了手工藝人的智慧與情感,將柳編應用到家居產品的設計中,能在冰冷的現代工業品中為家增添一份清新。柳編具有天然植物的肌理之美,富有濃厚的鄉村氣息,可以編制出豐富的造型和圖案,創造出兼具實用性和欣賞性的家居產品。
設計一名為“筍燈”,兩片柳編制成的筍衣包裹住亞克力的燈罩,底座由竹筒制成,竹材在一定程度上和柳編有相似性,二者搭配使用更有利于整體效果。這款燈具采用觸控技術,通過觸摸亞克力上的金屬部分,即可實現開關功能。本設計將柳編與燈具相結合,利用編織的通透營造出獨特的光影效果(通過不同粗細疏密的編織,會獲得不同的效果),增加了柳編的藝術感染力,燈具造型模仿了筍的形態,增添了一份自然的溫暖。(圖1)
篇8
關鍵詞 智能家居 ZigBee 家庭網關 CC2430 遠程控制
中圖分類號:TP273.5 文獻標識碼:A
1智能家居的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化、人性化、自動化的科技產品服務于人們的生活,智能家居已經走進了我們生活。美國在這方面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如微軟開發的“夢幻之家”等智能系統。
2000年以來我國開始意識到智能小區建設的重要性,逐漸步入智能家居領域,涉及燈光窗簾控制、室內多媒體娛樂、設備安防報警、家居環境監測等方面。但是智能家居設備產品多為有線組網,它的布線設計、連接串口和擴展性能等諸多方面存在很多問題,而無線通信靈活性、使用方便特性和無需布線等,因此很受市場青睞,這表明了無線通信技術是智能家居發展的最終趨勢。
2 ZigBee協議體系結構
ZigBee協議的體系結構包括4層,即物理層、MAC層、網絡層、應用層。物理層主要功能:負責ZigBee無線發射機的激活、關閉;檢測當前信道的能量;接收鏈路服務質量信息指示(LQI)等。
MAC層包括數據服務和管理服務。數據服務:保證MAC協議數據單元在物理層數據服務中正確收發。MAC層管理服務:維護存儲MAC子層協議狀態相關信息的數據庫。
網絡層是ZigBee協議體系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組建網絡路由、實現路由查找及傳送數據,接收、拋棄其它的節點等。
ZigBee應用層包含ZigBee設備對象(ADO)、應用支持子層(APS)和技術相關設備制造商定義的應用對象。應用支持層APS用于維持綁定表,根據需求,在綁定的設備之間實現信息互傳。
3 智能家居設計系統硬件構成
3.1 系統硬件總體設計思路
本設計智能家居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系統模塊:S3C2440主控制器模塊、無線射頻收發模塊、溫濕度采集模塊、門窗安防模塊和GPRS模塊。用戶可通過GPRS模塊上的RS232接口與控制終端連接使用,監控家庭中的各種設備工作。
3.2 智能家居系統硬件服務器
3.2.1 家庭網關
家庭網關是該家庭網絡系統的核心設備,其主要功能:連接家居無線網絡與外部公共網絡連接口,實現兩個網絡數據信息的交互功能。本設計采用32位ARM處理器S3C2440,其具有2個通道SPI,3個通道UART,4個通道DMA控制器,LCD控制器,還具有MMU虛擬存儲器單元等,可用于支持多種主流式嵌入系統[4]。
3.2.2 無線通信收發模塊
本設計采用系統芯片CC2430的COMS解決方案,ZigBee無線射頻收發器集成在CC2430上。ZigBee無線射頻前端CC2430模塊,是一款低功耗、低成本、高性價比的射頻模塊,還可滿足ZigBee技術的2.4GHz ISM 波段的應用。
3.2.3 溫濕度傳感器節點
本設計采用SHT10溫濕度傳感器構建ZigBee傳輸溫濕度檢測節點。SHT10是一種數字式集成溫濕度傳感器,具有抗干擾能力強,成本低,體積小,適合家居室內溫濕度采集。
4智能家居網絡軟件設計
4.1 ZigBee協調器與網關模塊軟件設計
本系統的ZigBee協調器主要用于建立無線網絡,分配監控ZigBee節點的網絡地址,向監控節點發送控制命令和接收來自監控節點的環境信息和安防信息,并將接收到的數據全部上傳至ARM9微處理器S3C2440,最后通過移動網絡以短信的方式傳送到遠端的用戶端。
4.2 ZigBee終端節點程序
ZigBee終端節點是指ZigBee協調器控制的無線ZigBee節點,首先ZigBee終端節點的初始化,接著嘗試加入ZigBee網絡。加入網絡成功后,ZigBee終端節點將其注冊信息發送至ZigBee協調器,ZigBee協調器完成對ZigBee終端節點的注冊。ZigBee終端節點每隔一定時間采集一次環境信息,并將該數據信息上傳至ZigBee協調器。如果安防信息檢測模塊檢測到有可燃氣體泄漏或盜賊入侵,ZigBee終端節點則直接進入中斷處理流程,將警報信息上傳至智能家居控制器,實現告知用戶并啟動聲光報警裝置。
5 總結
本設計是采用將ZigBee技術與嵌入式ARM技術結合起來,通過在家居環境下模擬測試,進行有效地網絡信息數據交互通信,本設計系統主要特點有:
(1)采用無線網絡設計,結合嵌入式開發Web服務器的引用,使得用戶使用起來更加方便,更加人性化。
(2)功能強大,系統可外擴其他功能,可由用戶的家居環境的網關IP地址、家電數目、家電具體情況來具體定制。
(3)用戶可把家中多臺家電都連入到網絡中,接受家庭網關的檢測和監控。同時,控制終端設備也可在擴展,可把家中PC機、多臺移動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設置接入網絡中。
參考文獻
[1] 李文仲,段朝玉.2006無線網絡與無線定位實戰[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8.
[2] Murphy,S.甜蜜的智能家居[J].電了技術應用,2012(03):9-10.
[3] 馮凱,童世華.智能家居的由來及其發展趨勢[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6):7
[4] 金純,羅祖秋,羅鳳,陳前斌.ZigBee技術基礎及案例分析[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
[5] 周武斌,羅大庸.路由協議的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09,31(6):12-14.
[6] 孫戈,盧建軍,高理.基于S3C2440的嵌入式Linux開發實例[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5).
篇9
1.老年人室內光源及衛生間設計
室內還應該有極好的采光及通風效果,每天給老人的臥室進行通風,能讓他們時刻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有一種接近大自然的感覺;經常給臥室補充充足的陽光可以抑制各種疾病的發生,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極大的好處,還能給人舒適的感覺,也會給老年人一個良好的心情。老年人臥室的燈光也應該稍微亮一些,老年人的視力一般都不是很好,并且起夜比較多,為了給老人帶來方便,應該在一進門的地方就裝上燈源開關,還有老年人床頭的夜燈開關也應該在老年人伸手可及的地方,夜燈盡量使用泛黃的燈光,且測量好距離,避免老年人躺下之后光線直接照射到老人的眼部,還可以給臥室裝置可調節低照度的長明燈,室內的墻壁轉彎處,擺設高低有差別的地方都要保證有光源,以便保證老人起夜時的安全。為了老年人洗漱及就廁方便,老年人的臥室必須要有獨立的衛生間,可以采用白色的衛生潔具,給人干凈、明亮的感覺,為了避免老年人在使用浴缸時滑倒帶來危險,所以要給老年人的衛生間裝置淋浴,還要給老人備置淋浴凳,以防他們在洗浴的時候長時間站立造成不適。
2.老年人臥室空間及隔音設計
對于老年人來說,在臥室有一個流暢的空間可以使他們行走方便,因為老年人一般都患有骨質疏松等癥狀,行動也比較遲緩,跌倒后比較容易造成骨折。所以在老年人的臥室,不要過多的擺設不必要的家具或者雜物,應該選擇簡潔、實用且穩定性好的家具,家具盡量都要放置在沿墻根的位置,這樣可以省出很多的空間,供老人通行,并且能給老年人心理上帶來安全感。老年人臥室的地板最好選擇防滑性比較好的材料。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臥室的隔音效果要好,老年人都有一個相同的愛好就是喜歡安靜的環境,人老了之后身體的各方面能力都開始下降,為了防止噪音干擾對他們造成不良影響,老年人臥室的門、窗、墻壁一定要采用隔音效果比較好的材料。
二、老年人臥室家具設計
因為老年人每天在臥室的時間比較多,所以老年人使用臥室家具的頻率也比較高,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家具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老年人臥室家具設計也是現在家具行業的熱點。
1.老年人臥室家具宜簡潔實用
老年人臥室的家具要求不在數量的多少,因為過多的擺設,會給老人增加很多不安全因素,也會增加他們的清理難度。家具的布局也應該根據他們的身體素質來設計,擺放時,盡量采用直線、對稱的方式,在滿足老年人起臥方便的要求的同時還能給老年人營造一個很好的視覺氛圍,使視線轉換比較平和;在選家具的時候要選擇棱角比較圓滑的家具,避免老年人在行動時,不小心碰傷自己。
2.對老年人臥室的床進行分析
在老年人臥室的家具中,床鋪對于他們來說是比較常接觸的,俄羅斯一個著名的醫生曾經說過,身體柔韌性的減弱、脊柱的各種病變是人衰老的第一征兆。脊柱的柔韌性和人們生活質量的高低,以及人的壽命有很大的關系,很多老年人身體上會有各種部位疼痛,都是因為他們的脊柱退化,所以他們在加強健身運動的同時還要注意自己的睡眠質量。床能有效地消除疲勞、恢復體力。所以老年人床的好壞至關重要。根據人體工程學來講,老年人的床鋪高低要適當,要使他們上下方便,另外不能太軟。人體在躺著的時候臀部所產生的壓力比較大,所以我們要加強臀部位置的支撐力,那樣就能有效地使人體的脊柱呈自然狀態,人就會感覺舒服。床板最好采用有彈性的木板或者棕繃床,然后上面加一個厚一點的褥墊,軟硬也比較適中。床的寬度也要比普通的單人床要寬一些,這樣有助于老年人在床上翻身,舒展筋骨,促進血液循環;床的長度要根據體格比較大的人的需求設計,高度大約在400毫米到500毫米之間,避免老人往床上坐的時候造成彎腰等動作,400毫米的床鋪和輪椅高度相差不多,這樣也不影響坐在輪椅上的老年人上下床。
3.對老年人臥室的柜子進行分析
人到老年的時候身高都會比年輕的時候縮2.5%到3%,有些女性可能會縮的更多,所以我們在設計柜子的時候要根據老年人的身高來設計。老年人使用的衣柜擱板的高度一般在老人身體垂直的狀態下可以夠到的程度為最佳,為了方便老年人取放衣物,衣柜的進深不宜太大,應選用開放式的擱架。因為老年人的記憶力會逐漸衰退,思維也會減少,所以衣柜中的格子劃分要固定,且不宜過大,包括床頭柜、書柜、儲物柜等,最好可以根據所放置的東西給貼個標簽,方便老年人查找物品。對于經常用到的東西要放在老人比較容易拿取的范圍內,有序地對物品進行收藏,還能節約收藏空間,例如:在柜子的下層放置比較重且不經常使用的東西,這樣可以減少老年人彎腰的動作;中間部位比較好,拿取東西也比較方便,可以放置比較常用的物品;上層可以放置一些不經常使用并且重量比較輕的物品,避免老年人在拿取物品時造成危險。也可以將抽屜設置成透明的,使老人一眼就能看見物品放在哪里,不需要來回的找。另外,老年人的手部力量和手臂的力量都會有所下降,所以要適當的降低柜門把手的位置,同時采用操作省力的開門、拉抽屜等方式。
4.老年人臥室電視的放置
根據老年人臥室的大小,選擇大小合適的電視,并放置在合理的位置上,使老年人既能坐到床上看,還能坐到沙發上看。
三、老年人臥室家居設計原則
1.家具造型給人以穩定的感覺
一般情況下,老年人臥室的家具都是以穩健、簡潔、實用為主,因為老年人身體的各個機能都會有所下降,如果讓他們使用造型比較抽象的家具,會給他們心理上帶來不安定感。另外,家具的角要設計成圓滑的感覺,一定不能是尖尖的形狀,柜子的拉手要進行隱蔽處理,或者做成圓滑形的;在家具形態上避免使用生硬、僵直的垂直線條,多采用一些圓滑的曲線,使老年人在心理上得到寧靜、柔和的感覺,例如床靠背的上沿線就可以采用曲線的形態;為了確保家具的穩定性,在視覺上給老年人帶來安全感,我們可以采用一些對稱并且還具有均衡感的形體。
2.家具輔助功能給人以貼心的感覺
老年人的記憶會逐漸衰退,思維也會慢慢減少,有時候自己的動作也會不受控制,所以我們要根據他們的身體素質來設計,多設計一些操作簡便的簡易家具。例如:在臥室裝置可調節低照度的長明燈,儲物柜的設計可根據老年人的需要設置一些標簽,或者設置成透明的,方便老人拿取物品,格子大小的設置,適合老年人分門別類的對物品進行擺放。
3.安逸的生活氛圍給人以舒適的心情
老年人都喜歡生活在安逸的環境中,所以我們從裝修風格到臥室整體色調都應采用自然純樸的格調。室內不宜出現比較亮的顏色,家具可以選用深色的實木,因為它天然、良好的自然屬性,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很受老年人喜愛,加上它的色澤和紋理,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和親和力,能給人視覺上帶來一種自然、輕松、雅致的感覺。裝飾品的整體色調宜選用中冷色調,給人以溫暖卻不刺激的感覺,根據不同的季節變換窗簾的顏色,也給老年人不一樣的心情。加上門窗及墻壁都有很好的隔音效果,會讓他們在安靜的環境中舒適的生活,從而帶給他們良好的心情。
4.合理的尺寸設計給人以舒心的感覺
根據人體工程學的原理,對老年人臥室的家具尺寸進行合理的設計,使老年人在使用的時候方便、快捷,同時給他們帶來輕松、愉快的心情,例如:老年人身體不便,不宜蹲下、爬高,所以我們所設計的抽屜都要在膝蓋以上的位置,柜子也都在適宜的高度,有效地減少不安全因素的存在。老年人的身體柔韌性相對較差,脊柱也都在退化,所以床的高度以及軟硬程度都是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素質所設計的。
篇10
關鍵詞: WSN智能安防聯網
1、引言
智能家居是一個居住環境,是以住宅為平臺安裝有智能家居系統的居住環境,實施智能家居系統的過程就稱為智能家居集成。
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大量采用電子技術的家用電器面市,住宅電子化(HE,Homen Electronics)出現。80年代中期,將家用電器、通信設備與安保防災設備各自獨立的功能綜合為一體后,形成了住宅自動化概念(HA,Home Automation)。80年代末,由于通信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對住宅中各種通信、家電、安保設備通過總線技術進行監視、控制與管理的商用系統,這在美國稱為Smart Home,也就是現在智能家居的原型。
無線傳感器網絡綜合了傳感器技術、嵌入式計算技術、分布式信息處理技術和通信技術,能夠協作地實時監測、感知和采集網絡分布區域內的各種環境或監測對象的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獲得詳盡而準確的信息,傳送到需要這些信息的用戶。 將WSN技術與傳統智能家居相結合形成了目前主流的智能家居系統,本文給出了一種基于WSN的智能家居系統設計。
2、系統結構設計
智能家居系統具有對家庭中的各種設備遠程控制、遠程查詢、 集中管理功能, 為用戶提供更為舒適, 方便的生活方式。
本系統由無線網關總控臺、分布式家電控制、網絡接口、遙控設備等部分組成。
無線網關總控臺是整個網絡平臺的核心,各個不同協議子網之間的互連和信息共享都需要通過網關進行,它可以接收各種家電、 燈具、 安防監控設備、 居室環境監控單元等分布式家電控制系統以及通用遙控器無線發送上來的信息,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后反饋給相應的設備。另一方面,無線網關總控臺還可以同局域網/互聯網、公用電話網、短信系統等連接,在非現場區域對智能家居網絡進行監測和遙控。在智能家居網絡平臺中,通用遙控設備上有GUI,它不僅可以控制各種家用電器以及各種監測控制單元的運行狀態,還可以對各種受控設備進行設備添加、 刪除、 參數設置等操作,實現對智能家居網絡平臺的現場控制。在網絡平臺中,各種家電設備,例如冰箱、空調、熱水器等,形成了一個應用平臺。這些設備可以接受通用遙控器的控制,也可以把自身的工作狀態信息上傳到無線網關總控臺,進而通過互聯網或電話網告知相關人員。安防監控子網用來對家庭的門、窗等監測和控制。一旦有人非法入侵,安防單元就會立即啟動報警系統,并通過無線網關總控臺把安防告警信息傳遞給相關人員或部門。居室環境監控子網對家庭內的CO有害氣體、火災等進行監視和報警。這個單元采用了模糊智能控制技術,預測到有災情發生,會進行關聯控制。如啟動通風設備減小有害氣體濃度,啟動滅火裝置消除隱患。燈光控制子網可以提供舒適的光源和有效的節能措施,方便用戶的生活和工作。
3、硬件平臺設計
傳感器網絡硬件平臺的設計主要是傳感器節點的設計,研究設計出具有微型化、擴展性和靈活性、穩定性和安全性及低成本特點的傳感器節點。研究無線傳感器網絡中間件技術,建立無線測控網絡系統,實現信息采集自動部署、自組織 傳輸和智能控制。
(1)信息感知節點硬件系統
在系統和國外相應產品的基礎上,選擇功耗低、尺寸小、性能優良的處理器、無線收發和存儲芯片,設計構建適用于礦井環境下的信息感知節點的硬件框架,并實現信息感知節點的硬件設計,信息感知節點基本配置示意如上圖所示。同時密切關注超寬帶和IEEE802.15.4等技術的發展,并尋求應用到網絡中的可能性。
(2)接入網關
接入網關應具有無線收發和接入煤礦通信網絡的能力。依據目前煤礦通信網絡采用環形冗余工業以太網的實際,如圖示,設計的sink使用的32位ARM9芯片作為系統控制核心,采用嵌入式Linux實時操作系統,支持10/100M以太網接口,而且增加了必要的數據采集和處理部分。
參考文獻:
[1]宋文.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3)
[2]李曉維.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8).
[3]孫利民,李建中,陳渝,等.無線傳感器網絡[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