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德育建設研究
時間:2022-05-23 10:27:28
導語:高校教師德育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教師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與其有很大關系。因此,新時代高校師德建設很有必要性。目前,我國高校教師德育建設留有的問題是:缺少溝通,管理松懈;注重科研,輕視實踐;育人淡薄,師表欠缺;素養降低,道德下滑。為解決存有的問題,采取以下路徑:崗前培訓,加大管理;彈性機制,關注教學;加強宣傳,榜樣示范;定期考核,道德優先。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教師;德育建設
中,指出中國邁入了新時代,在此時代下,高校教師師德又被賦予新的內涵。所以,要接受高質教育,就必須建設一批高素質的教師團隊。當前,首要問題是高校教師德育建設。
1新時代高校教師德育的內涵
在不同社會背景下,對于教師德育有著不同的定義。自古就有“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是指高校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表現出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的總和[1]。由此可以看出它是伴隨教師職業的產生而產生,又逐漸豐富變化。在2014年9月,主席對于教師就有這樣的定義,好老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堅守人格底線,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和中華傳統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2]。從教學與科研的責任看,高校教師不僅要完全勝任教學專業知識,還要具備廣博的知識與開闊的視野。從職業道德上看,高校教師要積極教育和引導學生多了解世界及國家整體發展大勢,努力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水平。總之,對于高校教師師德建設不僅要體現出新的時代特征、民族與國家的要求,與此同時,也要反映大學自身的邏輯與要求。
2新時代高校教師德育建設存在的問題
在具體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地高校在積極開展師德建設,成效顯著。可是,新時代下,隨著高等教育發展的不斷深入,高校擴招導致對教師需求量增多,而在數量上的變多,必然會產生一些問題。因此,高校教師德育建設上存在一些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具體有四點。
2.1缺少溝通,管理松懈有部分院校的教師在上課時存在“一言堂”的現象,教師只顧自己在課堂上講授,卻不去理會學生的聽課狀態,又缺乏對課堂必要的管理;此外,一些學校,由于處于郊區,教師去學校只能坐通勤車,而且教師留在學校的時間較少,造成跟學生交流的機會少得可憐;類似情況,教師都忽視了與新時代高校教師德育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路徑研究學生的有效溝通,從而降低了學生對課堂的重視程度。
2.2注重科研,輕視實踐近幾年來,許多高校強調教師科研水平的重要性,并把其同職稱評定、升職等相關聯。對于教師來說,科研成果的積累有利于職稱評定和職務晉升,并帶來不菲的經濟收入。可是,這也無形中加重了高校教師的科研壓力。因此,許多人就為了評職稱不得不去申報課題、發表更多的學術論文,這樣做雖然可以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但卻忘記了課堂。
2.3育人淡薄,師表欠缺當前形式下,負面新聞和不當社會現象的出現,都會對高校教師道德產生干擾。有的高校教師對教書育人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能很好地做到既向學生傳授知識,又滲透身教重于言傳的教育思想。教師的人格、言談舉止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3]。有些高校教師表現得育人淡薄,師表欠缺,不能起到模范的作用。例如,有的教師不能自覺地將道德教育運用到教學中去,只注重傳授知識,對學生的思想表現關心較少。
2.4素養降低,道德下滑“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句話體現了教師要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不幸的是,部分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開始下滑。在教學時表現為不認真、不負責。高校教師應以德為先,打造一批政治思想上過硬,從教學上提升職業道德[4]。例如,李某是某大學的教師,在上課時經常向學生傳播負面新聞,漸漸地課堂就變成了這些話題,如果逃課就要被掛科,學生沒有辦法,只能繼續,久而久之,勢必對學生心理造成一定影響。
3新時代高校教師德育建設的有效路徑
目前個別高校教師在師德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不僅影響到高校教師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不利于學生的成長需要以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為此,新時代亟需通過一系列有效路徑來解決高校教師德育建設存在的問題。
3.1崗前培訓,加大管理崗前培訓針對的是新入職的教師。落實該政策要制定一定計劃、目標,內容要有針對性。又要培養職業理想,培訓能使新入職教師養成教師基本規范。同時,溝通是良好的橋梁與紐帶,教師勤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的困難,二者間建立一種互相理解、彼此信任的良好關系,并加大對學生課堂出勤、紀律等情況做詳細記錄,有問題及時找學生談話。總之,教師的崗前培訓,加強課堂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3.2彈性機制,關注教學建立師德彈性機制,將道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定及各類高層次人才評選的一個重要依據。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發揮自己的最大優勢。對于那些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師,在保證正常教學的情況下,給予激勵的措施鼓勵他們在科研上取得突出成就。對于那些適合教學的教師,在有一定科研成果的前提下,加大培訓力度,使其在教學水平上能有顯著提高,有效的師德機制可以促使教師在科研和教學上行為的轉變。因此,高校應當建立嚴格、公平的師德彈性機制,使每一位教師都能愛崗敬業。
3.3加強宣傳,榜樣示范個體的力量是有限的,榜樣的力量卻是無窮的。典型事件有著很強的感召力,是師德教育的好素材,對廣大教師有很好的教育作用。特別是培養本校有高尚師德的教師。可以利用身邊的人與事來教育周圍的人,形成模范其實離我們很近的良好氛圍。其他人會主動地向先進教師學習,使自己的行為能與之趨同。同時,這些事跡也促使受教育者產生共鳴,所以,在教師師德教育中,通過加強宣傳,榜樣示范,對教師進行師德教育也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3.4定期考核,道德優先主席說: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群[2]。對教師的定期考核,不但強調教學、科研成果,而且要將道德修養動態的情況納入考核范圍。學校要制定師德建設考核的詳細標準,建立學校、學生、家長三者相結合的師德建設考評方案。考核內容要細化,重點考核教師的道德,形成相應的等級序列。表現好的要加以獎勵,不合格者要找出差距,指出努力的方向。如屢教不改,應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辭退。因而,定期對教師師德的考核,有利于教師隊伍更好地發展。
4結語
高校教師在育人方面,承擔著更多的責任與使命。新時代下,教育的根本任務依然沒有變,歸根結底,就是立德樹人,必須把它作為教育事業的靈魂來抓。
參考文獻
[1]韋東雪.高校師德修養使用教程[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61.
[2].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10(2).
[3].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
[4]杜鵑.淺析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3(8).
作者:任印龍 任印龍 單位:[ 1] 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 2] 黑龍江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