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固定資產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5-07 11:44:24
導語:醫院固定資產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醫院在管理固定資產環節還存在很多問題,如隨意借用或轉讓固定資產、出租出借手續不規范、在建工程長期未轉為固定資產、相關指標未納入績效考核、信息化水平低下、預算管理不健全等,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上述問題,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議,以期提高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和效率。
關鍵詞:醫院固定資產;資產管理;使用效益
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醫院經營活動愈加復雜,日常管理應強化成本理念,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尤其薄弱。本文分析醫院在管理固定資產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行性建議,以為廣大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一、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分析
現階段大部分醫院固定資產使用效益較低,在固定資產管理上也存在諸多問題。
1.固定資產借用、轉讓手續不健全
在未經資產管理部門同意且備案的情況下,就把有些科室的儀器設備借用甚至轉讓給其他科室,使得相關財務部門難以對固定資產卡片及時更新,最終實際使用該儀器設備的科室和賬簿上的記錄不符,加大了醫院在資產清查環節的難度,甚至有些科室的真實成本和計提的相關折舊費用不同,進而導致成本計量缺乏真實性。
2.在建工程長期掛賬
一些公立醫院使用多年的固定資產,在財務部門長期以在建工程的形式掛賬,也未轉入固定資產科目,這就使得財務人員不能及時準確地計提相關折舊和成本費用,更不符合政府會計準則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要求。
3.固定資產租借管理不健全
對于ATM機、共享按摩椅和自動售貨機的管理問題很容易被醫院資產管理部門忽視。事實上,根據資產管理規定,在醫院擺放的ATM機和自動售貨機都應經主管部門審批和收費。固定資產租借手續的不健全,對于固定管理也有不利影響。
4.固定資產處置程序不合規
由于使用年限、場地有限和消防安全方面的要求,固定資產管理部門依規報廢某些固定資產,有時甚至沒有和財務人員進行溝通,就處置固定資產,導致最后在資產清查環節因找不到賬本上記錄的資產導致賬實不符。
5.信息化程度不高
醫院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采購人員購入資產并且在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的資產系統登記入庫后,財務部工作人員還需要將同樣的信息輸入醫院財務系統,開展后續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工作。由于醫院的信息系統功能不健全、相關技術落后,使得資產系統和財務系統未能相互連通,同一筆固定資產入庫業務,兩個部門需要重復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有時由于錄入信息的不一致,后續的折舊計提、資產清查等程序也會受到影響。
6.績效考核缺少固定資產內容
由于績效考核環節并不包括固定資產內容,很多科室尚未形成節約意識,沒有進行可行性論證和前期調研就向申請購入專用設備。盲目購入固定資產,極易造成資源浪費。
7.預算制度不合理
醫院的預算考核制度缺少有關固定資產管理方面的內容,由于前期對于相關項目的科學性研究不充分,有些科室沒有根據預算計劃購入固定資產,使得相關資產的使用效益低下,往往經營結果不理想。
二、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建議
1.統一管理全院固定資產
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需要醫院各部門、各科室共同參與,做到統籌管理。醫院管理層應統一指導相關資產管理工作,使得各科室、財務部門、資產歸口管理部門,各部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固定資產在資產歸口管理處入庫時,應嚴格控制每一個入庫流程,各項資產管理明確落實到人。同時,嚴格要求醫療專用設備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術,對于當月采購的資產,財務部門應當及時予以處理,其次利用財務系統進行賬務處理以及與折舊計提工作。若醫院工作需要轉讓某些固定資產時,應先在HRP系統上進行申請,經過資產管理部門的登記備案等程序方可進入固定資產轉讓流程。同時醫院管理層也應配備專職資產管理人員,對操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使其更加規范的管理固定資產,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效能。
2.及時將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
財政部曾就事業單位在建工程工程相關管理文件,對于已投入使用但沒有辦理手續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按照原估價記成本,一經竣工手續完結,更改原預估成本為實際成本數,由此提升各醫院固定資產使用效益。有些醫院對相關規章制度理解錯誤,誤以為只有竣工手續完結后才能將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但實際上手續完結前,可按照暫估價值轉入固定資產并投入使用,直至竣工決算手續辦理完成,最后依據實際成本對原來的初始成本進行更正。
3.規范固定資產出租、出借程序
保障國有資產,規范出租、出借固定資產的審核程序,加強管理力度就顯得尤為必要。在出租、出借程序最終確認之前,必須依照規定進行可行性論證,由科室提出申請,并上報至上級部門。上級部門在對申請內容、程序進行嚴格審查后,再上報至省財政廳進行審批,按照規定履行相關審批程序后,方可進行出租、出借。
4.建立健全固定資產清查及報廢制度
資產清查涉及部門主要包括財務處、國資處和資產歸口管理部門。每月至少進行一次科室自查,每季度至少進行一次多科室共同抽查,在年末結賬時要對全部固定資產進行清查,以達到信息準確的目的。重視并嚴查資產清查結果,一旦出現或盈或虧的會計問題,必須依規報批。針對需要進行報廢處理的固定資產,需要在上級部門和相關政府機關通過報廢申請后再進行報廢處理,切實履行“先評估,后處理”的制度要求,并做到實際處理與報批明細相符合。
5.大力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建設是對固定資產進行系統化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環。比如發生在科室與科室之間的固定資產轉移,在醫院信息服務系統的幫助下,就可以變得更加方便快捷。資產管理部門同意原科室的固定資產調整申請后,就可以進行相關手續辦理,財務部門自動將固定資產納入現科室,同時生成憑證、提取折舊。不但在固定資產的權屬管理上可以實現信息化,在固定資產核算管理上也可以實現信息化。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對提升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效率和效能有所裨益。
6.擬定固定資產管理指標并完善獎懲制度
為了提高指標適應度,通常可以圍繞以下固定指標進行:固定資產在醫院總資產中的占有率、固定資產的更新率和凈值率等。在指標分析方面,醫院擁有大量較為昂貴的專用設備,行業特殊性導致醫院的固定資產率指標值一般高于其他行業的同等水平。固定資產的凈值率通常與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相掛鉤。固定資產的凈值率越高,說明固定資產越接近早期使用階段,相對的,預計可利用時間也就越長,實際價值也就越高,可以理解為醫院的抗風險能力越強。從科室角度來看,指標擬定可以圍繞每增加百元資產所相應增加的醫療收入和每一個床位對應的固定資產兩個指標來進行。
7.加強預算管理
由于資本性支出在總預算資金中的占比較高,所以相關科室在編制預算時就必須嚴格固定資產采購的可行性論證與評估,規范固定資產購入程序,規范申請材料,在獲得審批后方可購入,不可盲從。在固定資產購置順序上,要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嚴格按預算實施。科室在進行固定資產購入時,應遵循必要性原則,以效益最大化為目的,梳清現有固定資產,合理安排預算。相關審核部門要嚴格規范固定資產的購入程序,切實按照購入標準執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經濟環境的迅速變化和現代會計制度的不斷落實,固定資產使用效益的好壞越來越深刻地影響醫院發展,是醫院實現與市場經濟和現代會計制度接軌的關鍵性因素。目前醫院固定資產管理觀念狹隘、制度落后、人員守舊、機構復雜等問題普遍存在。基于市場化生態建立和會計制度落實的需要,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應從統一管理全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及時轉入固定資產、規范固定資產出租出借程序、建立健全固定資產清查及報廢制度、大力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擬定固定資產管理指標并完善獎懲制度、加強預算管理等方面入手,切實提升醫院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
參考文獻
1.蘇澤鳳,羅愛華.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研究――以A中醫院為例.會計之友,2016(9).
2.張希.政府會計制度下醫院固定資產的核算管理.會計之友,2018(20).
3.溫朝霞,張達,崔津生等.天津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租出借問題研究.天津經濟,2019(03).
4.劉彥茜.公立醫院固定資產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考.衛生經濟研究,2020,37(08).
作者:郭莎莎 單位: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