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境監測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8-13 09:33:37
導語:水環境監測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水污染是全球性問題,對當代社會大眾的生活具有直接影響。對諸多生物而言,干凈的水質是其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水質一旦被嚴重破壞,必然會影響社會發展的穩定性。相關人員必須積極合理地進行地面水的管理,力求降低水污染問題。我國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便開始了環保活動,但是考慮到水污染治理需要較長周期,且國內存在地理范圍廣闊的特點,為了全面改善水體質量,相關機構仍需繼續努力。此外,國內并未形成系統化的水環境監測體系,水污染問題一直存在。本文結合國內水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提出具體應對策略,旨在有效提升國內水環境監測質量與監測效率。
[關鍵詞]水環境;水污染;監測
傳統發展模式下,國家過于重視經濟建設,多采用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導致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增加,社會大眾逐漸提升了對環境問題的關注,水環境污染問題便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工程。良好穩定的水質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也是維持生態平衡的根本。從水資源自身分析,一般情況下,若其具有一定的自清理能力,可降低水體污染程度,但是肯定無法應對過于嚴重的污染。因此,必須積極進行水環境監測,從而快速了解水質情況,并積極合理地進行地表面水環境的污染治理,降低水體污染程度。水污染原因較多,包括生活廢水、工業廢水等,加強廢水控制、環境監測是緩解國內水資源貧乏的主要措施。
1.水環境監測概述
1.1國內水環境保護監測的發展
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水環境保護監測工作起步較晚,同時國內是從農業大國逐步向工業大國進步,生產污水的排放量隨之增加,對水資源的供給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我國地理范圍遼闊,南北區域差別較大,國家已經逐步開展了南水北調工程。在南水北調的過程中,國家在諸多水源地區構建了對應的監測網,且已經逐步完善了技術規范。當下,國內已經建立了300多個水環境監測中心、3000多個監測機構。監測方式大部分采用人工取樣的方法,主要方式是分析,并建立了多種監測體系,常見的包括水質自動監測、浮標監測、應急監測、拖拽監測等。
1.2水環境監測的重要價值
通過水環境監測,可及時了解當地水體區域水質,從而為水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參考資料和數據信息。相關機構需結合當下水域水質條件進行分析,并進行后續決策,從而提高國內水環境保護的科學性。經由監測數據,可直觀反映當地水環境質量、污染物排放情況,從而完成水質條件的科學預測,合理完成廢水排放情況的規劃。此外,借助水環境監測,可快速提高水污染設備的運行效率,還可為排污操作等提供參考依據,對國內水環境治理而言具有重大價值和意義。
2.國內水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
2.1水環境監測的權責問題
水環境監督管理工作要結合水體差異進行對應管理,水體表現形式不同,對應的監管工作也就不同,這是國內水環境監測的主要特點。水體包括污水、地下水、地表水等多種形式,對應水資源監管部門便由城建機構、國土資源機構、環保機構、水利部門等多個部門負責。部分水體由于功能交叉,可能會由多個部門共同監管,進而引發了水環境監測工作中的權責問題。權責問題使得水環境監測工作極易受到影響,權責問題的存在引發水環境監測機構各部門間的工作職能混亂,各部門之間存在交叉管理引發監測資源浪費現象,上述混亂的水環境監測管理形成的對應指令,會出現重復執行的情況,引發整個監測工作的形式無法滿足新時期的監測要求。
2.2水質監測的指標問題
水環境監測工作中,水質監測指標是基本信息,對水質安全、水質應用等具有較大影響。如果水質選取不合理,極易導致檢測指標不合理。國內環境監測管理機構的相關人員大部分認為:國內地理水系、城市用水的污染程度已經從無機物污染轉變為有機物污染。這一背景決定了水環境監測中必須保證與時俱進地進行水質監測指標的調整。當下,國內水質監測指標中,有機物污染指標是綜合項目的一部分,如果針對性前提缺失,極易導致有機物污染指標的作用被削弱,進而會增加有機污染物的污染程度,由于對應水質監測指標中并未及時進行新指標的更新,導致水環境監測信息無法滿足準確性、及時性,即水質監測指標問題對國內水環境監測體系的全面發展而言具有較大的阻礙作用。其中,《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綜合指標、重金屬指標的監測內容較多,但在實際應用中并未及時考慮對應指標的更新和控制方案的完善。當下,國內水環境監測方案大都關注于對水源地有機物指標的監測,并未考慮廣泛行為水源地在上述監測中的不足,存在明顯缺陷。
2.3水環境監測技術問題
與國內現階段的水環境質量標準體系相比,對應水環境技術方案存在較為明顯的矛盾。主要表現為:現行水環境質量標準與對應監測方法和分析方法等無法對應。國內水環境監測體系中,并未具有完整的水質分析要求,相關技術不足,導致水環境質量標準無法達到預期要求。其中水環境監測中,相關的適應性分析標準不足,這是當下水環境監測技術中最為明顯的問題。由于相關技術缺失,國內水環境監測中,重點監測的8項污染指標結果對水質監測的判斷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3.水環境監測的應對策略
3.1完善水環境監測的管理體系
為了及時解決國內水資源監測工作中權責不分、程序煩瑣的問題,必須積極進行監測管理體系的全面規范化管理,明確各機構的工作職責,方可保證對應水資源監測工作中相關數據滿足真實性、全面性的要求。在水資源保護中,水質監測是主要環節,其重要性相對較高。在主要環節真實可靠的前提下,方可保證后續方案分析、方案解決等是正確的。此外,各機構之間也要保證合理配合,并及時進行相關數據的驗證、核對,從而最大程度保證水資源監測數據的真實性,為水資源保護、水利工程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3.2提高對水中有機物監測的重視度
水環境監測過程中,需將污染評價體系分為多個評價指標,對相應指標進行分析,針對未達到水環境污染下線的指標要進行剔除,還要去除傳統監測中未監測出的項目。考慮到當下國內水資源污染監測工作存在不完善的情況,各類有機污染物種類較多,且各類污染物對水資源的污染程度并未證實,因此,必須積極合理地進行超標物質的分析,保證檢測結果不會受到其他諸多因素的影響,另外,業內相關人員還要加強對水資源污染中重金屬污染情況的分析,必要時須結合各地流域的實際情況進行重金屬的監測。當重金屬含量低于國家規定標準,建議每年檢測1-2次;當重金屬含量超標時,次年需增加檢測頻次,從而快速掌握水資源污染中重金屬的比例,保證及時發現潛在問題,并盡快解決重金屬污染問題。
3.3深化水環境監測質量和管理體系
一是質量監測,這是整個水環境監測中的重點內容,原因在于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是保證結果精度的重要條件。只有確保監測數據的精確性、科學性、可調性,方可保證后續治理方案的全面合理性。從中可看出,水環境質量監測在整個保護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二是深化管理體系。此處的管理體系是上文描述中提及的詳細的管理制度,對監測人員而言必須落實崗位清晰、權責分明的要求,并積極轉變現有監測人員的工作理念,確保相關工作人員深刻認知到水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價值。整個監測工作中所涉及的環節都有相關的人員和機構進行配合,保證各機構之間的良好交流、有效協作,從而更加快速地完成水環境監測管理。從環境質量、工作流程等多個方面共同出發進行分析,確保監測數據的真實性,降低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為后續水利工程的發展和建設提供足夠的支持,從而為水資源保護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3.4加強國家和相關機構對水環境監測的標準規范
為了保證水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首先,從國家相關機構的角度出發,必須有足夠的法律法規體系進行約束,帶動現有水環境工作的進步,確保法律體系的完善性。只有從大環境出發,加強大眾對水環境保護的認知程度,方可提高水環境保護工作的質量,還可為水環境監測工作的發展提供有效的規范制度;其次,國家相關機構還要加強對水環境監測的重視度,如環保局、水利局等,前者要加大對城市地下水監測、污水排放治理的重視度,明確進行污水排放的規定,并和水利局一起分析,從飲用水、地下水到污水排放保證等進行管理,及時進行水中污染物的全面治理,從而及時完成環境監測工作,達到水環境監測的作用價值。
3.5加強儀器開發和水質監測
從水資源監測工作出發,要將水資源檢測過程中使用到的設備放在首位,加強儀器維護、儀器研發,并及時進行設備更新,方可更好地進行水資源的水質監測,為國內水資源污染的治理打下良好基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早期建設了許多工業工廠,且污染排放量較大,污染程度、污染情況等極為惡劣。因此,設備研發過程中,必須合理結合國內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研發具有使用價值的儀器和設備,避免照搬照抄其他國家的管理經驗,只有這樣方可設計出符合國家河流污染物監測要求的儀器,從而為國內水資源保護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數據,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比例,避免水環境污染,達到保護國內水資源的最終目標,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可持續發展目標。
4.結語
為了提高國內水資源的保護力度,提升水環境監測效果,并及時發現潛在問題,相關機構相關人員必須積極進行相關策略的開發,提高對水資源的保護力度。國家有關機構要強化水資源管理標準,完善監測管理體系,同時要確保監測機構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標準和規范,積極合理地引入先進的設備、監測技術,為水環境監測工作的發展提供保障,保證在水污染嚴重的情況下快速凈化水質。水資源的發展對當代大眾的身體健康、生活狀態具有巨大影響,加強水環境監測工作方可保證社會大眾的生活用水、工業用水等滿足良好穩定的狀態。
【參考文獻】
[1]郭濤.水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低碳世界,2021,11(01):43-44.
[2]陳永春,莫鳳映.水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12):64-65.
[3]李向萍.水環境監測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環境與發展,2020,32(10):180-181.
[4]李玉男,張婷.水環境監測中存在問題分析與對策探討[J].節能,2020,39(02):69-70.
[5]牛宇波.水環境監測工作現狀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水利,2019(04):26-27.
[6]何霞.我國水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海河水利,2020(05):1-2.
作者:王暢 單位:黑龍江省綏化生態環境監測中心